LRASM 导弹第一次用在中东实战,灭鳖神器战果就这?

171 2025-07-25 01:53

美军最近在中东干了件让人看不懂的事。 他们动用了单价400万美元的"灭鳖神器"LRASM导弹,打的却是胡塞武装价值不过几万美元的破旧小艇。 五角大楼一份预算文件悄悄透露,为了补充在中东消耗的弹药,美军紧急调拨了7.83亿美元,名单里赫然列着"远程反舰导弹(LRASM)C-3全上弹"。 但诡异的是,这么贵的导弹砸下去,战场上愣是找不到像样的战果——伊朗没承认损失军舰,胡塞武装的小破船更不值一提。

这款被吹上天的导弹,全名叫AGM-158C。 它可不是普通武器,而是美军憋了十几年的大招。 设计目标就一个:专打大国海军的主力战舰。 这玩意儿能在900公里外发射,贴着海面10-15米高度超低空突防,雷达几乎看不见它——反射面积比一只鸟还小,只有0.01平方米。 更绝的是,它像长了脑子:飞到目标区自动切换红外导引头,能自己认军舰、分敌我,哪怕GPS被干扰照样精准命中。 美军吹嘘它能单挑航母,一枚就能撕开055大驱的装甲。

可到了中东战场,LRASM的画风彻底跑偏。 红海行动中,它要对付的只有胡塞武装的改装小艇。 这些快艇连正经武器都配不齐,全靠火箭弹和机枪撑场面,满打满算也就值个五万美元。 而美军一发LRASM的成本就高达396万美元,拿金砖砸蚊子都算客气了。 面对质疑,国防部官员打起了太极:"为了作战安全,我们不能透露特定武器的使用细节"。 遮遮掩掩的态度,反而更让人怀疑导弹的真实效果。

更蹊跷的是预算文件里提到的"C-3"型号。 按计划,这款升级版射程能翻倍到965公里,还打算强化对地攻击能力,但官方明明说它明年才能服役。现在突然冒出来实战消耗,难道是偷偷提前部署? 可美军又早在两年前砍掉了对地功能研发。 这枚"早产"导弹到底打中了什么? 至今是个谜。 有人猜是攻击沿岸防空系统,也有人联想到三月传得沸沸扬扬的"伊朗间谍船沉没"事件,但全都没实锤。

其实美军自己心里也苦。 LRASM的生产线像挤牙膏,洛马公司开足马力一年也就造200枚。 西太平洋的库存原本就不宽裕,如今还要抽调到中东补窟窿。 更麻烦的是,它引以为豪的突防能力在真实战场未必灵光。 俄罗斯的"克拉苏哈"电子战系统曾公开叫板,称能干扰其导航;而亚音速飞行的弱点,面对中国层层叠叠的舰载防空网时,饱和攻击可能变成自杀冲锋。

美军在关岛憋了个"大杀招":24架B-1B轰炸机挂满LRASM,一次能齐射432枚导弹。 模拟推演中,这波钢铁暴雨要耗尽中国两个驱护支队的防空导弹才能勉强挡住。但现实是,中国鹰击导弹的年产能数以万计,东风-21D更能在1800公里外把美军航母逼退。 这边LRASM的产能却卡在每年几百枚,打一枚少一枚。

中东的硝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灭鳖神器"的尴尬。 当理论上的航母杀手,沦落到追着小艇狂轰滥炸,所谓的高科技神话,终究要在现实的泥潭里重新掂量。

下一篇:宁愿裁减九千员工,也不愿技术外泄中国,现主动示好合作
上一篇:5000枚导弹。乌克兰获得历史性最大援助?战争走向难预判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