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625AXRGQE和US-625AXRSQE温控器在冶
70
2025-07-21
大家有没有想过,世界上哪些国家正被“画地为牢”,活在被制裁与孤立的阴影下? 这些国家包括古巴、朝鲜、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苏丹、阿富汗、叙利亚和白俄罗斯。
但制裁真的让它们屈服了吗? 事实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朝鲜可是全球最孤立和受制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今年却成了中国瓶装葡萄酒的第二大进口地,前七个月进口量超过15万升,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多。
而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已经超过1.6万项,包括冻结其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并将其踢出SWIFT系统,但俄罗斯转向亚洲市场后,依然维持着能源收入。
伊朗被美国制裁了数十年,却通过盟友规避影响,甚至加强了在中东的影响力。
古巴面对美国自1962年就开始的经济封锁,经济损失超过1640亿美元,却仍在推动私营经济发展。
委内瑞拉因为反美和石油国有化被制裁,石油产量下滑,但依赖盟友援助勉强支撑。
叙利亚自2011年内战后被美国制裁,能源出口被禁,重建进程举步维艰。
白俄罗斯因与俄罗斯关系密切被西方制裁,银行和钾肥出口受限,反而加深了与俄罗斯的联盟。
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目前未被任何国家正式承认,也无法获得联合国席位,但发言人穆贾希德却表示“阿富汗并不孤立”,并称已与地区国家扩大了外交关系。
苏丹虽然登上了国际救援委员会人道主义危机观察名单的榜首,但其政府还在2024年底拒绝了俄罗斯在红海建设海军基地的提议,这让人不禁想问,小国在外交上真的完全没有选择吗?
美国制裁的逻辑是通过经济压力改变这些国家的行为,但结果呢? 这些国家反而更抱团了。
俄罗斯转向中国和印度,伊朗强化与中东盟友的关系,朝鲜则加深了与中俄的联系。
有人说,制裁最大的受害者其实是这些国家的普通百姓。 比如朝鲜,虽然被孤立,但住房、教育、医疗全免费,食物分配采用供给制,一天花不了多少钱。
而伊朗、古巴、委内瑞拉这些资源丰富的国家,明明有潜力通过贸易改善经济,为什么却依然陷入困境?
有观点认为,问题不在于制裁,而在于这些国家自身“没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内因才是决定因素。
但另一方面,美国的长臂管辖真的公正吗? 2025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五国甚至联合制裁了以色列的两位部长,理由是煽动针对巴勒斯坦人的暴力。
这让人反思,制裁究竟是维护国际秩序的工具,还是大国博弈的武器?
朝鲜被制裁了数十年,它的导弹还在试射;伊朗被制裁了数十年,它的核计划并未停止。
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崩溃,反而摸索出了一套“求生之道”。
朝鲜通过非正式渠道维持贸易,伊朗利用航运网络规避制裁,俄罗斯则通过转向亚洲市场维持能源收入。
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尽管面临孤立,仍通过与其他国家互动,获得某种程度的承认。
然而,这些应对措施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经济脆弱、民生艰难、发展受阻。
苏丹的人道主义危机是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之一,该国人口仅占全球1%,需要援助的人数却占全球10%。
叙利亚重建进程缓慢,平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些现实让人不得不思考:制裁到底制裁了谁?
是那些坚持政策的领导人,还是那些本就艰难的普通百姓?
尽管面临制裁,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似乎并没有轻易让步。
普京继续推动军工生产,哈梅内伊监督谈判,马杜罗分发援助,金正恩则加强外交联盟。
而美国制裁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这些被制裁国家相互抱团,反而加快了“去美元化”进程,推动全球格局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