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虽然创出年内高点,但是牛市逻辑依然稳固,仍以看多为主线

106 2025-08-23 10:46

A股近期虽经历技术性回调,但支撑牛市的核心逻辑依然稳固,多重利好因素形成的共振效应将持续推动市场中长期上行。以下是关键驱动力的深度解析及投资策略建议:

1. 货币政策宽松与低利率环境

•流动性充裕支撑估值提升

央行2025年延续“适度宽松”基调,通过MLF操作、降准降息(如年内降息40BP、降准100BP)及专项再贷款工具(如8000亿科技创新再贷款)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企业融资成本显著下降(企业贷款利率降至历史低位),直接改善盈利预期,推动估值修复。历史数据显示,M2增速每提升1个百分点,A股估值中枢上移3%-5%。

•低利率驱动资产重配

存款利率持续下调(1年期定存利率降至0.95%,中长期利率进入“1时代”),使得固收类产品收益率同步走低。在“资产比价”效应下,资金从存款、低收益理财转向权益市场的趋势加速。5月非银存款单月增加近1.2万亿元,创十年新高,印证资金迁移正在进行。

2. 存款搬家:增量资金的核心来源

•居民储蓄转向权益市场

存款利率下行触发“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一方面,居民为追求更高收益,将资金转向公募基金、股票等高收益资产;另一方面,利息收入减少促使部分资金从活期转向定期理财,间接扩大非银机构资金池。2025年预计超6万亿居民超额储蓄部分流入股市,成为A股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

•机构资金加速入场

政策引导险资、社保等长期资金增配权益资产(如要求险资每年新增保费的30%投资A股),同时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需年均增长10%。仅险资一项即可带来年均数千亿增量资金,显著优化市场资金结构。

3. 美联储降息预期:外资回流与汇率稳定

•全球资金再配置利好A股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升至94.4%,全年预计降息75BP。美元指数回落至13个月低点(98.5),人民币汇率趋稳(离岸人民币单日涨超500点),中美利差收窄缓解资本外流压力。北向资金8月已转为净流入,外资回流重点聚焦科技(中际旭创、新易盛)和消费龙头(贵州茅台)。

•A股全球估值洼地效应

沪深300动态市盈率13.31,显著低于美股标普500(22.3),股债性价比(ERP)处于近十年99%高位,凸显权益资产吸引力。外资增配A股的核心逻辑从“低估值修复”转向“盈利增长确定性”,尤其关注政策支持的科技与高端制造领域。

4. 产业与政策双轮驱动盈利改善

•新质生产力引领增长

AI算力(光模块、服务器)、机器人、半导体国产化(中微公司)等技术突破推动企业盈利兑现。2025年上半年科技板块业绩增速超预期,如液冷服务器、光模块订单放量,AI产业链估值从概念转向业绩驱动。

•传统行业“反内卷”修复利润

政策整治低价竞争,推动钢铁、水泥等行业出清过剩产能,龙头公司定价权提升。PPI同比降幅收窄(7月-3.6%),企业盈利筑底回升,为市场提供底部支撑。

•消费复苏与政策刺激

消费贷贴息政策直接惠及年轻家庭、中等收入群体、“新市民”及老年消费四大群体,刺激耐用品(家电、新能源车)和服务消费(旅游、医疗)。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上半年增长6%,绿色消费(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成为新增长点。

5. 潜在风险与应对策略

•短期波动因素

解禁压力(2025年解禁市值超3.3万亿)、部分科技股估值透支(AI板块PE超百倍)、美联储政策反复及地缘政治扰动(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引发市场震荡。

•投资建议

•短期:关注流动性敏感板块(券商、金融科技)及政策受益方向(消费、超跌科技股)。

•中期:聚焦“新质生产力”主线(算力、机器人、创新药)和高端制造(深海装备、工业母机),利用回调布局。

•风险对冲:增配高股息(银行、公用事业)及黄金等防御性资产。

结论

当前A股牛市具备政策、资金、产业三重动力支撑:货币宽松与低利率环境提供“流动性温床”,存款搬家与外资回流形成增量资金合力,而科技突破与传统行业修复则夯实盈利基础。尽管短期波动难免,但市场中枢逐级抬升的趋势明确。投资者宜在回调中布局双主线(科技成长+低估值修复),同时警惕局部过热风险,以长周期视角把握系统性慢牛机遇。

下一篇:Pi Network可能不是加密货币!而是未来全球金融的新入口?
上一篇:切尔西又赚麻了!边缘球员韦加,卖出 2950万欧高价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