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影帝李善均之死:财阀千金黄荷娜裙下臣,3条人命葬送她手里
174
2025-07-02
据环球时报消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7月初面对媒体镜头时流露出不加掩饰的急切——他承认中国稀土已恢复流通,却强调“数量尚未达到今年4月前的水平”。这番言论在华盛顿对中国关键矿物出口管制的焦虑氛围中,透着一种复杂难言的矛盾意味。
矛盾背后藏着一个被精心掩盖的事实:尽管中国自去年12月起对美实施锑、镓、锗等关键矿物两用物项的严格出口管制,这些战略物资仍通过隐秘渠道持续流入美国。贸易数据揭示了令人瞠目的轨迹:从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短短五个月间,美国竟从泰国和墨西哥进口了3834吨锑氧化物,这一数字甚至超过此前三年的总和。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资料图)
如此庞大的缺口如何填补?第三方国家的角色浮出水面。2023年,泰国与墨西哥在中国锑出口版图上尚属无名之辈;到2025年5月,它们却骤然跃升为中国锑出口的前三大市场。这一戏剧性转变指向一个不容辩驳的结论:这两国已成为美国规避中国禁令的关键跳板。耐人寻味的是,墨西哥唯一锑冶炼厂在2024年4月才恢复生产,泰国也缺乏大规模开采能力——数据与产能的错位,无声诉说着“转口贸易”的猖獗。
灰色路径的运作方式更显商业“智慧”的扭曲。有美国矿产企业高管坦言,其供应链依赖精妙的“障眼法”:采购代理先在中国获取受控矿物,随后货运公司将其转运至第三方亚洲国家。在那里,这些战略物资被重新包装、贴上“铁制品”、“锌锭”甚至“艺术用品”等平凡标签,最终“洗白”进入美国。这种手法虽需支付高昂溢价且风险重重——物流公司因畏惧审查对大宗运输极为谨慎——但在国际市场上镓、锗、锗价格屡破历史新高的巨大诱惑下,仍有逐利者甘冒其险。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资料图)
美方表面呼吁放宽限制,实际却放任企业钻营法律缝隙,折射出其对华战略的深层困境。贝森特财长期待中方“加快稀土出口”的姿态,与美国买家绕道第三国获取禁运物资的现实形成尖锐讽刺。路透社点明了关键症结:美国法律并未禁止企业采购中国产的战略矿物,只要这些矿物经非美国国家“合法”转手。这无疑为规避行为留下制度后门,变相鼓励企业进行一场危险的“猫鼠游戏”。
对此,中方绝非无动于衷。今年5月,中国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已在深圳召开现场会,专项部署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行动。官方明确将矛头指向“伪报瞒报、夹藏走私、‘第三国’转口”等行径,誓言“深挖幕后非法实体和走私网络”,并强调对违法者将依法处以高额罚款、未来出口禁令,情节严重者更可能面临五年以上刑责。这场国家意志与灰色利益之间的较量正全面升级。
稀土(资料图)
这场围绕战略矿物的博弈,早已超出单纯贸易摩擦的范畴。当美方企业高管每月仍能通过隐秘渠道获取约200公斤镓,当泰国、墨西哥在中国出口清单上的排名如魔术般蹿升,贝森特的“催促”显得苍白无力。问题的核心在于:华盛顿能否真正正视其双重标准引发的信任赤字?又是否愿意以对等诚意维系国际贸易的基本秩序?
矿物管制的铁幕之下,涌动着资本与规则的激烈交锋。中国的坚定执法意志与美国的矛盾心态,共同塑造着这场战略博弈的复杂图谱。无论结果如何,一个清晰信号已然发出:在全球供应链安全与国家利益的天平上,任何试图通过“暗度陈仓”挑战底线的行为,终将面临日益精密且严厉的全球监管之网。这场围绕地球深处珍贵元素的攻防战,此刻才刚刚拉紧弓弦。#图文作者回归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