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破10亿销量超360万份背后发行竟获网易1.2亿美元投资

112 2025-07-21 09:29

《光与影》狂卖360万份的秘密:网易砸1.2亿美金押注的"游戏界A24"到底啥来头?

凌晨三点的巴黎工作室里,Sandfall团队盯着实时销量数据屏住呼吸——他们开发的JRPG《光与影:33号远征队》上线33分钟就冲上Steam全球热销榜。谁都没料到,这个预算还不及《镜之边缘》零头的2A游戏,首月竟狂揽1.4亿美金流水,直接把发行商Kepler Interactive送上了行业热搜。

"俺们就是群做独立游戏的穷小子,突然被推上3A赛道打擂台。"Sandfall的法国制作人挠着头回忆,当初拿着Demo找发行商时,大厂要么嫌体量小,要么就想把游戏改成氪金手游。直到遇见Kepler那个穿着皮衣、满嘴"艺术表达不能妥协"的选品总监,双方在巴黎小酒馆聊到打烊,第二天就签了全平台发行协议。

这家被称作"游戏界A24"的新锐发行商确实邪门。别人家签合同都在五星级酒店搞仪式,他们偏要带开发者去东京秋叶原的街机厅谈合作。办公室里常年堆着时尚杂志和独立电影蓝光碟,墙上贴着"宁可赔钱也不做换皮游戏"的毛笔字标语。最绝的是他们的"联合所有制":工作室不仅能拿分成,还能持有Kepler的股份参与决策,活脱脱把发行商干成了创作者合作社。

网易1.2亿美金的投资看中的正是这套玩法。当年九龙之夜基金创始人带着这个脑洞找上门时,网易互娱负责人盯着PPT直嘬牙花子:"您这哪是做生意,分明是搞游戏公社啊!"可当看到Kepler首批签约的七个工作室名单——全是拿过独立游戏大奖的硬核团队,最终拍板时说了句大实话:"现在缺的不是流水线产品,是能定义下一个十年的作品。"

《光与影》的破圈印证了这个判断。游戏里那些烧钱的赛博朋克场景,其实是美术总监带着团队在布拉格地铁站蹲了半个月拍的素材;战斗系统融合了《最终幻想》的指令回合制和《猎魔人》的即时动作,测试阶段被同行嘲笑是"四不像",结果玩家上手后直呼"比单纯缝合怪带劲多了"。Kepler的发行经理甚至说服纪梵希前设计师给角色做时装联动,原声带愣是冲进了Billboard古典音乐榜。

这种"放养式"发行在业内堪称异类。某次《太平洋驾驶》的开发者突发奇想要改核心玩法,按照常规流程起码得开三个月评审会。Kepler的商务总监接到电话只问了两个问题:"你团队自己玩得嗨吗?改完能保证不跳票?"得到肯定答复后直接打款追加预算。后来这款开车模拟游戏卖出一百多万份,还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录进数字艺术展。

不过浪漫主义背后是精密算计。Kepler的财务数据显示,他们2023年亏损940万美元,全靠《猫咪斗恶龙3》等作品细水长流。直到《光与影》爆火才翻身,但马上把利润投入到新成立的Kepler Ghost部门——专门帮中小团队做发行托管服务。就像联合创始人说的:"咱不学那些巨头搞军备竞赛,专注当游戏圈的伯乐,赌对了爆款就能养活整个生态。"

眼下最让同行眼红的是他们的选品雷达。去年有家瑞典工作室拿着二次元+魂like的提案四处碰壁,Kepler的00后实习生试玩十分钟就拍板签约。问起标准,作品集总监叼着棒棒糖说:"甭跟我扯市场调研,你就看办公室里谁抢着要测试码,谁半夜三点还在讨论角色设定。"后来这个叫《Bionic Bay》的平台游戏,还没发售就冲进Steam愿望单TOP50。

随着AI生成内容泛滥,Kepler反其道而行搞起"人类含量认证"。他们最新签约的塔防游戏《行星防御炮指挥官》,开发者坚持所有角色台词都由话剧演员实录。美术团队甚至跑到柏林废弃电厂取景,就为还原末世氛围里"那种电路板烧焦的金属味"。这种偏执换来的是核心玩家群体的死忠,有用户在论坛留言:"光看截图就知道是Kepler发行的,味儿太正了。"

站在行业转折点上,这个由十国开发者组成的"乌托邦"正在试探边界。内部流传的路线图显示,他们打算收购动画公司做IP衍生,还在悄悄测试VR版本的《燧发枪:黎明围攻》。不过当媒体问会不会涉足手游时,CEO笑着亮出手臂上的纹身——那是初代《合金装备》的像素画:"咱们这些人啊,宁可去街机厅搬硬币,也不做抽卡数值策划。"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下一篇:魔兽世界:国服更新3.45版本,新增4000项改动,熊猫人玩法已加入
上一篇:手机副业兼职:游戏搬砖诛仙世界,上班族兼职游戏,一天3位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