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基战斧或部署乌:瞄准俄本土,中俄防空迎挑战

61 2025-10-10 08:04

美国副总统万斯在2025年9月28日的采访中公开表示,美国正考虑通过北约欧洲成员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 这一表态瞬间引发全球关注,因为“战斧”的射程超过2000公里,足以从乌克兰领土覆盖莫斯科在内的俄罗斯核心战略目标。万斯强调,最终决定权在总统特朗普手中,而此举被视为美国对俄乌冲突态度的重大转折。

特朗普政府的态度转变并非突然。2025年8月,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试图推动俄乌和谈,但结果并未如美国所愿。 俄罗斯未在关键问题上让步,乌克兰也拒绝在领土问题上妥协。

会晤后,特朗普对俄方的“无视”感到愤怒,转而重新采取强硬策略,考虑通过武器援助向俄罗斯施压。 一周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与特朗普闭门会面,当面提出“战斧”导弹请求,特朗普回应“不反对”,但未立即承诺取消使用限制。

“战斧”巡航导弹的威胁性源于其技术参数。 最新型号Block5B射程达2500公里,圆概率误差仅5米,可携带450公斤高爆弹头,采用“惯性导航+地形匹配+卫星制导”复合制导系统,能在50-150米低空飞行以规避雷达。

从乌克兰发射,莫斯科、圣彼得堡及乌拉尔山脉以西的俄罗斯经济中心、军工设施均在其打击范围内。 乌军若获得该武器,可对俄本土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但需依赖美国提供目标坐标和数字地图,这意味着北约将间接参与作战指挥。

俄罗斯的回应看似冷静,实则已启动反制准备。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称“没有任何灵丹妙药能改变前线局势”,但强调俄方会分析“谁实际控制导弹发射”。 俄军事专家指出,俄军S-400防空系统对亚音速导弹的拦截成功率可达78%,且俄军已从叙利亚战场获得的“战斧”哑弹中研究其电子信号特征,开发针对性干扰技术。

此外,俄军近期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射程覆盖波兰的北约基地,并派出“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巡逻,明确传递核威慑信号。

美国内部对提供“战斧”存在分歧。 拜登政府曾因风险过高拒绝该请求,而特朗普团队则将其视为迫使俄罗斯回到谈判桌的筹码。 但现实障碍在于:乌克兰缺乏陆基发射平台,操作“战斧”需美军提供密码和训练,且美国需突破“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MTCR)关于300公里射程导弹的出口限制。 欧盟虽计划用冻结的俄资产为乌克兰提供1400亿欧元贷款,但多数国家担忧冲突外溢,不愿直接卷入。

冲突升级的风险已显现。 2025年9月27日至28日,俄军对基辅发动持续12小时的大规模空袭,发射595架无人机和48枚导弹,摧毁乌军工设施。 若“战斧”入乌,俄军可能先发制人打击其部署阵地,甚至攻击北约在乌后勤枢纽。 更严峻的是,俄罗斯核政策规定,若本土遭遇生存性威胁,可能使用战术核武器反击。

国际军控体系面临冲击。 美国若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将破坏MTCR规则,引发连锁反应。英国和法国此前提供的“暴风阴影”和SCALP-EG导弹虽限射程,但已擦边违规。 此外,美国在德国部署“堤丰”陆基导弹系统的计划将于2026年启动,这与援乌“战斧”形成东西夹击态势,迫使中俄加强防空合作。 2025年8月,中俄举行联合反导计算机演习,共享雷达数据,旨在构建协同防御体系。

下一篇:福建舰电磁弹射技术全球领先?中美航母战力对比与西太格局重塑
上一篇:别把15年当终点,月领常在1300到1500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