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者:你的安静,也是一种社交能力
生活中的实用心理《5分钟心理学》
图片
配合下方音频阅读,体验更佳。
图片
柠檬心理丨作者Pexels、Pixabay丨图源
经常有柠友在后台留言:
说自己性格内向,不喜欢社交,但又不得不社交,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变得外向点?
确实,相比于天生热情的外向者,内向的人习惯被动、沉默,往往在社交中被忽略,这也导致很多人会因为性格问题陷入自卑,觉得自己缺乏魅力,不招人喜欢,从而更加恐惧社交。
可能你以为,强迫自己外向起来,一切就会改变了。
但这意味着:
你要用自己的弱势,去和别人的长处作比较,
可想而知你会多么辛苦。
其实,内向和社交好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内向的人,不意味着就不能社交。
你这样的性格有独特的优势,如果你能懂得发挥自己的优势,就能自然地展现你的魅力,让别人被你吸引。
1
首先,内向的人往往更偏向深入的交流。
比起泛泛而谈的社交高手,善于深度交流的人往往能建立更牢固的连接。
因为当一个人向你敞开心扉时,他已经在不自觉地对你产生信任和亲近感。
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自我披露效应”。
2
其次,安静的人在群体中常常是绝佳的观察者。
这种特质带来的好处是:
你能很容易注意到别人忽略的细节。
记得有次在朋友聚会上,一位不太说话的女孩留意到我嗓子不舒服,临走时默默递给我一盒润喉糖。
这样的小细节一下子让我觉得她这个人闪闪发光。
有时候,细节比华丽的赞美更能触动人心。
图片
当然,你也可以学习一些社交小技巧,帮助自己缓解社交的尴尬、紧张。这里,我分享几个马上就能用的小方法。
1. 记住别人的名字
戴尔·卡耐基说过:“对一个人而言,他的名字是世界上最悦耳的声音。”
你可以在初次见面时多念对方的名字,或者在对话中自然地使用对方名字。
这个小动作能让对方瞬间感到被重视。
2. 找到共同话题
“我们也太有缘分了”这种感觉要怎么营造?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会不自觉地喜欢和自己有相似之处的人。
不要泛泛地找共同点,而要去发现独特的共同经历。
比如“原来你也喜欢在雨天看书”这样的细节,比“我也喜欢旅游”有吸引力得多。
3. 发挥身体语言力量
你的表情和姿态,比你想象中更能影响别人对你的印象。
有研究表明,人际互动的93%其实是通过非语言信息传递的。
试着保持开放的姿态,不时点头微笑,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
那说到这里,可能有的人会问:
如果我已经尽力做了这些,别人还是不喜欢我,怎么办?
其实,在社交上想要有吸引力,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
自我价值的确认。
就像一杯茶不可能适合每个人的口味,也没有人可以赢得所有人的喜欢。
真正的吸引是相互的,不是单方面的取悦迎合讨好。
你要允许自己不被喜欢,如果一开始做不到,那就多给自己心理暗示:
“我可以被喜欢,也可以不被喜欢。”
越害怕被拒绝的人反而越容易让人退避三舍。
当你能够真正认可你自己,有一技之长,懂得自己的优势价值在哪里,你就能表现得更加从容自在。
而这种从容自在的态度本身就会产生强大吸引力。
如果你一直为自己的性格而苦恼,或者有严重的社交焦虑,老师在了解你的情况后,会教你更详细的改变办法,帮你找回自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