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A股没等来利好,先等来8记“减持闷棍”,4家比例直接过1%,存储芯片、家居龙头全在列,高位套现的味道冲屏
这个周末,A股投资者的心情格外沉重。
没等来期盼已久的利好政策,却先迎头挨了8记“减持闷棍”。
4家公司减持比例直接突破1%的监管敏感线,存储芯片、家居龙头等热门标的赫然在列。
空气中弥漫的高位套现味道,几乎要冲破屏幕。
千里科技成了这次减持潮的“急先锋”。
大股东毫不手软,一把甩出2%的股份,按最新股价计算,套现金额高达10.17亿元。
没有复杂的解释,没有委婉的措辞,核心就一句话:先落袋为安,后续再算细账。
这种干脆利落的减持姿态,让持仓散户瞬间心头一紧。
茶花股份的操作更显“生猛”。
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直接挥刀砍去3%的股份,涉及725.5万股,轻松将1.85亿元现金收入囊中。
要知道,这只股票过去三年股价已翻了三倍,可业绩却惨不忍睹,去年全年仅盈利588万元。
悬殊的股价与业绩差距,让市盈率飙至三位数,股东显然比谁都清楚:这泡沫比自家生产的塑料盆还脆弱。
时空科技的减持则充满了“算计感”。
靠着收购嘉合劲威成功蹭上存储芯片的热点,公司股价年内涨幅高达432%,风光无限。
但华丽的股价背后,是连续四年的账面亏损,仅今年三季度就再亏1.16亿元。
此次0.29%的减持比例看似不高,可2196万元套现资金对应的,全是2022年低位回购的“老筹码”。
低位吸筹、高位派发,这套操作的算盘声,恐怕隔壁散户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高凌信息和国创高新则在监管问询线边缘疯狂试探。
前者减持1.49%,套现5100万元;后者减持1%,套走2900万元。
精准踩线的操作,既完成了套现目标,又巧妙避开了更严格的监管问询,堪称“教科书级”的投机。
剩下三家公司的减持虽显“温和”,却也耐人寻味。
新农股份高管减持0.19%,益丰药房高管减持0.02%,算是“小刀割肉”。
中国铝业则更“秀”,仅减持0.00%的股份,套现60万元意思了一下。
这种近乎“走过场”的操作,仿佛在给市场递上一个无奈的表情包,却也让投资者对后续走势多了几分疑虑。
雪上加霜的是,A股的利空消息并非孤例。
阿里刚被美方点名抛出“通义千问威胁论”,宁德时代副董事长黄世霖就抛出184亿的询价转让计划,直接让储能赛道跟着心里一哆嗦。
要知道,前期热门的CPO板块,就是被大股东轮番减持砸到“跌跌不休”。
如今资金一看这份减持名单,存储、家居、科技、医药等热门领域全被覆盖,瞬间脑补出下一根大阴线的画面。
市场情绪早已提前给出反应。
上周五尾盘,A股就已经出现一波跳水,脆弱的市场信心本就不堪一击。
这8家公司集体“官宣”跑路的消息一出,不少短线资金连夜挂出跌停价卖单,提前练习逃跑手速。
一个残酷的规律再次浮现:题材炒得越火热,减持公告来得就越迅速。
当资本在故事中赚得盆满钵满时,业绩线却像被遗忘在角落的遥控器,无论怎么按都毫无反应。
深夜的股吧里,满是股民的无奈感叹:故事刚讲到高潮,股东就已提前离场,只留下一地冰冷的K线,让散户自己收拾残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