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税要恢复征收?农户无需担忧,特定类型耕地将纳入
188
2025-08-12
一、古稀之年的坚守与独生子困局
2025年初,王健林在万达商管港股上市推进会上坐在C位,镜头扫过他鬓角的白发时,外界看到的是71岁仍无法退居二线的企业家身影。 与同龄企业家含饴弄孙的晚年不同,王健林去年仍频繁现身万达影视IP合作谈判现场,并主持商管招商大会。 这种“还不能歇”的状态,直接指向家族企业传承的核心矛盾:独子王思聪能否接住年营收千亿的商业帝国?
王思聪的接班之路充满波折。 早年他因投资电竞、娱乐领域崭露头角,IG战队夺冠和香蕉计划的成功曾让王健林公开表示“愿意折腾就折腾”。 但2019年熊猫直播的暴雷成为转折点,资金链断裂导致平台关闭,亏损超十亿,暴露其在风控领域的短板。 此后王思聪虽参与万达投资业务,但2024年万达影视遇瓶颈时,仍需王健林亲自出面斡旋。 合作伙伴的信任仍锚定在创始人身上,而非37岁的王思聪。
二、计划生育时代的富豪生育选择
王健林曾公开表达对独子现状的焦虑。 2013年博鳌论坛上,正和岛创始人刘东华提及:“我问王健林怎么只生一个儿子? 他皱着眉一拍大腿说‘原来夫人不愿意生,现在来不及了’。 ”这种遗憾背后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选择:王思聪出生于1988年,正值计划生育严格执行期。尽管富豪可通过海外生育或缴纳社会抚养费规避限制(如张艺谋支付748万元生育三孩),但王健林夫妇或因政策宣传影响,认为多生育是落后观念。
直到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放开,王健林已61岁,生育窗口关闭。 这与同时代企业家形成对比:宗庆后之女宗馥莉已逐步接管娃哈哈,李嘉诚两子分掌家族业务与独立事业。万达核心管理层中,却无血缘二代参与,传承压力集中于王思聪一人。
三、债务危机下的父子反差与传承挑战
2025年万达的财务危机加剧了传承困境。 万达商管总负债达1375亿元,合作方追债超180亿元,王健林名下股权遭多次冻结,累计金额近60亿元。 为缓解压力,万达出售多地广场资产,甚至抵押北京总部大楼。 与此同时,王思聪被曝在香港与网红入住45万元/晚的酒店,社交平台发布“每天都是情人节”的动态,其名下普思资本仅持大连合兴2%股权,且多次因投资失利被列失信名单。
这种反差凸显两代人价值观差异。 王思聪热衷新兴行业,对传统地产缺乏兴趣;王健林则需维持重资产商业模式运转。 2024年王健林将万达文化集团1.2%股权转让给儿子,试图推动接班,但效果有限。 相比之下,何享健将美的交棒职业经理人方洪波,华为孟晚舟逐步接管核心业务,均提供传承路径参考。
四、家族企业传承的宏观困境
王健林的困境并非孤例。 全国工商联数据显示,80%以上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未来5-10年将迎来最大规模传承潮。 但家族企业平均寿命仅24年,仅30%能传至第二代,13%传至第三代。 王健林曾坦言:“我不主张一定家族传承”,欣赏沃尔玛交班职业经理人的案例,但万达未建立相应制度。
案例对比显示多元传承可能:宗馥莉通过15年基层历练逐步接管娃哈哈;新希望刘畅26岁成为最年轻女富豪;碧桂园杨惠妍则靠家族信托稳步接班。 而王思聪的成长路径更偏向资本运作,与万达主业错位。 截至2025年,王健林仍通过轻资产转型维持运营,但控制权随阿联酋资本入股60%而稀释,家族企业色彩逐渐淡化。
#热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