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姗姗来迟却难挽危局,塔山战局走向成悬念焦点

119 2025-07-10 15:43

一场大戏,总归还得等到主角登场才算正式拉开帷幕。

可这主角来的速度,还真让人挠头:1948年10月11日下午,锦西前线炮声隆隆,塔山、白台山之役刚刚又一次被敲回“原点”,就在这胶着得都快让人失去耐心的时刻,东进兵团的“老大”侯镜如终于——是的,终于!——带着一身风尘,从葫芦岛匆匆上了岸。

甭说守城的国军弟兄们,恐怕连指挥部的电话线都快拉断了,这一刻等来的到底是希望,还是新一轮的失望?谁都没底。

算算日子吧,这仗拖得时间可真不短。

义县那边刚传出东北解放军发起进攻的消息还是9月12日,这转眼弹指一挥就过了整整一个月。

蒋介石催促卫立煌火速救锦州那会儿已经是9月25日,掐指算来差不多二十天了,还真是进展得龟爬似的。

东进兵团成立、侯镜如披红挂帅、蒋委员长亲自飞北平调兵遣将的风头,9月末才热乎乎地掀开,一转眼也有十天过去,只是这十天里,没有什么真正插得进历史缝隙的大动作。

而且人家老蒋不干坐镇指间,说干就干,10月6日亲自赶赴葫芦岛,掀翻军帽指点江山,造势是造到天花板上,怎么一来一去,等到正主侯镜如上场,已然一周飘过?

你说这“钦命”二字多响亮,结果主将出场,自带“戏剧延迟”属性,说着要带“重兵”加盟,最后拿出来的,不过就一个第21师——这落差,别说前线士兵愣眼,哪怕看惯各路八点档抗战剧的观众,都要出戏一会儿。

还得说说这第21师,这单位名头绝非唯一版本。

别绕糊涂了,川军、严重、陈诚、西北老朋友们那个第21师通通不是,这次领着队伍上场的,是直鲁联军刘珍年旧部,经新编之后变成了“中央嫡系”,再经黄埔系统加持,抗战归入第92军。

侯镜如本人当年也顶过这个师的师长帽子,可见他对这支队伍颇有点感情基础。

到这关键时刻,“嫡出部队”披挂上阵,大有“亲自上场做保镖”的意味。

师长李荻秋这号人物,湖南新化老乡,出道极早,黄埔六期、陆大正则班,辎重兵出身,官也做得溜,军校、军令部、参谋长、师长,一路摸爬滚打。

抗战胜了做第92军参谋长,48年下场干第21师师长,后头还混进了兵团参谋长位置,再后来飘洋过海,1960年光荣退役台湾——这起起伏伏的仕途经历,搁现在可能就是“内卷”典范。

副师长吴冠军、参谋长伍朝枢,不是什么爆款网红,可带的团长杜继新、苏子成、范寿福,这三位也都跟着在队里努力刷着存在感。

话音未落,还没等部队歇下脚,消息蹿进第17兵团副司令林伟俦耳朵。

这位新任第62军军长雷厉风行,说来就来,直奔锦西中学大院——此地如今要是让啥影视剧组还原,估计画面还挺现代感。

那会从华北调拨来的第62军,9号已经完全到位了,独立第95师也风尘仆仆于10号赶到,只剩下第39军还不知道哪路飓风里飘着,这队伍凑齐的速度,和主角侯司令的“迟到”形成了鲜明对比。

话说林伟俦到指挥部,第一件事,就是“倒苦水”兼“交底账”。

塔山、白台山这地方,左临渤海,右靠虹螺山,中间是一条十来公里长、东西两边突高的低洼带,正经的地势险要可没见着——没山势帮衬,靠自己实力硬碰,这仗打得真心没啥好躲的。

最初士兵们看是“平原对决”,都心里打鼓觉得,老八路没啥依仗,自己稳赢。

阙汉骞带着第8师主攻塔山,第62军顶住白台山,暂编第62师当后备队,感觉部署得挺有谱。

干仗讲究一遍遍复盘,但第一轮攻势就如同用蛋碰石头。

老八路炮火强得离谱,这火力配置,国共打仗以来头一回见,真不是开玩笑的。

林伟俦绘声绘色地叨叨:人家炮兵压着打,我方火炮拼了一条命轰半小时,步兵往前冲的时候,塔山方向被烟幕遮云盖雾,什么动静都没有,感觉对面没人。

可怕的地方就这儿,一到障碍区,解放军的火力立马变脸,轻重武器齐发,第一波步兵根本抬不起头。

炮兵炸不掉的障碍、步兵冲不进的壕沟,两头都卡死,往前进动弹不得,撤又舍不得,这局面就是两难。

这两天内,连续两场进攻毫无收获,反倒伤亡惨重。

唯一战报能聊以自慰的,是第151师453团丘岳那伙兄弟“偷偷摸摸溜”占了207号高地一角落。

可等仔细一瞧人家盖的防御工事——钢轨、梁木、木板层层包裹,真·铜墙铁壁。

林伟俦直言,跟之前交手的八路相比,这回遇到的对手“升级换代”了。

现场气氛一度沉重,大家在地图前指指点点,侯镜如、刘春岭、张伯权都绷着脸琢磨。

张伯权拍拍老友情绪,说阙汉骞这打法车马都摆明了、部署没什么大纰漏,这仗要想见成效,大概也只能嗑一头倔牛,扎扎实实硬上,活活拼个你死我活,看谁能最后咬住,一口气突破,再谈驰援锦州。

林伟俦连连点头,补一句说:“罗奇组长其实也是这个路数,可惜打了两天,本就单薄的兵力吃不消了,共军那边兵多得吓人,拼消耗咱们耗不起。

再说炮兵力量,解放军跟我们讲‘升级改造’,火力比咱们猛多了,国共打到现在,炮声一响,真让人有点心发虚。”

林伟俦不愧是能干的大管家,把兵力、火力、地形、己方士气都剖析透彻。

还点到一条,开战到现在没见着自家空军助威,光靠美造火炮炸半小时,表面上挺唬人,实际效果却难说。

前进的时候,被炮雾遮蔽,看不到八路规模,等近前想动手,被反击压得死死的,形势非常“被动挨打”。

不光动不了,还损兵折将,对方工事坚得让人绝望,这一仗,真不是靠意气就能扭转局面。

一圈讨论下来,侯镜如拍板,跟张伯权说,停下攻击,所有前线部队都要来一场头脑风暴,军长、师长、参谋长破例齐聚,“闭门大会”紧急议策,争取找条能突围的路子。

话说回来,这场等待主角出场的故事,怎么像极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扑克牌局。

刚想要摸的底牌,发现翻出来并非“王炸”,反而只有“单张”。

打得困顿难挨,还得咬牙撑着,指望下一步能出什么新招式。

从一份报告到一次会议,从谋划进攻到咬牙守住防线,国军这边的人仿佛都变成了没完没了焦虑反思的战场筹码。

他们复盘战术、怀疑兵力、怀疑炮火,还悄悄怀疑领导到底有没有带来更多援兵。

而解放军那边,则以鬼魅般的沉默、强势的防御、横扫一切的炮声证明自己早已不是老黄历里的“八路军”,而是一支真正“脱胎换骨”的现代军队。

打仗,有时候比的不是谁武装得更炫酷,谁的将印更金光闪闪,关键时刻要看谁能沉得住气,谁能撑过最难顶的那道坎。

侯镜如和他带来的第21师,像是给这盘棋暂时又添了一点悬念,可这个悬念究竟能撑多久,没人敢打包票。

国军将领们到前沿汇报作战、交流苦水、推敲地图,每一步都是走钢丝,各种苦辣酸甜,外人难以体会。

至于兵团部摄入的每一个命令,传出去都在试探着命运的轮廓。

战争有时候就像被拉长了的电影,一帧一帧推移,每个人都在等奇迹。

侯镜如的到来是戏剧化的节点,却未必是改变一切的救世主。

有时候主角迟到,观众反而多了几分揣摩;但主角带的筹码有限,后面的悬念就更扑朔迷离。

你说这个局面,是不是有点像我们平时生活、工作里碰到的大难题?

什么“最强援军”到位,结果发现只是换了个队长而已,真刀真枪还得自己扛着,哪有什么绝地求生的灵丹妙药。

现实终归比故事复杂,打仗永远不是靠一位主将给底牌就能扭转乾坤的,筹码、勇气、时运、策略,每一样都少不得。

这场战事还没到收官时,前线的兵、后方的谋、桌面上的棋,谁都还没能笑到最后,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屏息观望,静待下一东西杀出新花样。

你觉得,主角真的来了,能扭转乾坤吗?

欢迎留言,一起接着猜剧情——谁说历史不是一场豪赌?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下一篇:红十军团覆灭之谜:粟裕突围完成,方志敏因何折返回去?
上一篇:良心推荐《福运逆天:捡个太子来种田》何以怒刷N遍都值得!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