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基地快塌了!英国变“纸老虎”;国防大臣:SNP是国家威胁!
英国的核武器地基在苏格兰快要塌了!一场内部的政治风暴,让这个核大国立刻变成一只“纸老虎”。我真觉得这很可笑。英国防大臣大骂:苏格兰民族党这样做,就是亲手把“最好的礼物”送给普京。这不仅会搞乱欧洲安全,还会把北约拖下水。说实话,英国两边的矛盾早就有了。以前经济还行,还能遮住。但现在分歧越来越大,英国政府又拿不出办法。这个烂摊子到底会怎样?
英国的核威慑力,全靠苏格兰这块地撑着。他们所有的海基核力量,那些大国才有的核潜艇,都住在这里。这种百分之百的依赖,说明克莱德基地走了,英国就别想在核大国的桌子上坐着了。丢了它,不是简单分家,而是把英国的战略核心挖掉。问题是,挖完之后呢?英国国防部自己心里清楚:接下来几十年,英国的威慑力会彻底“空掉”。想重新建一个同样的核潜艇基地?选地方,建设,弄配套,花的钱是个天文数字,还要几代人的时间。在这个漫长的空窗期里,核威慑就是一句废话。英国就是一只任人宰割的“纸老虎”。
这种自己削弱自己的风险,在新威胁的背景下要命得很。俄乌还在打仗,北约还在扩张。英国国防采购大臣波拉德说得非常直白,简直是难听:苏格兰一旦独立,赶走核武,那就是亲手给普京送了一个“精心包装的大礼”。这等于公开邀请俄罗斯来北极和波罗的海这些地方,更大胆地搞事。但苏格兰执政党——苏格兰民族党(SNP),却有另一套说法。他们在独立文件里画了一个“无核化”的苏格兰。他们想学挪威和丹麦,没有核武器,但常规防御要强,当一个北约成员国。SNP觉得,推动全球核裁军不仅是政治选择,而且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他们只想着和平。
可是,高尚的和平理想一碰到冰冷的钱,马上就吵起来了。克莱德河边的核潜艇产业,不是一个单独的军事基地。它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圈,养着造船、维修、精密零件制造的完整链条,还有成千上万的高薪工作。对很多人家来说,潜艇就是他们的“饭碗”。伦敦那帮政客很直接地指出:SNP的政治立场正在给当地国防工业制造一个“敌对环境”。这个指控不是瞎说。有个例子很讽刺:负责航母合同的巴布科克船厂,因为本地没有焊工,不得不跑去菲律宾招了三百人。一个以造船闻名的地方,连关键人才都凑不齐,这背后的产业困境让人看了心烦。更戏剧性的是,SNP政府之前竟然拒绝给一个新的焊接中心钱。这引来了行业和工会的强烈反对。在巨大的压力下,他们被迫改变了主意,才不再坚持不资助军工企业的政策。这件事清清楚楚地说明了:“和平理想”在“饭碗”面前,太脆弱了。民调也证实了我的想法:高达56%的苏格兰人希望英国留着核威慑,只有22%的人说要彻底废除。当高喊口号可能导致失业和经济变差时,民众的支持当然会跑掉。
争论现在白热化了。围绕核基地的讨论,早就不是政策辩论了,变成了一场“谁是安全威胁”的吵架。伦敦的看法非常明确,声音很大。英国国防大臣希利在议会里直接说:持续执政的SNP就是“对英国国家安全的威胁”。保守党内部都同意这个看法。议员拉蒙特和库珀这些人用词更猛,他们骂SNP撤走核武的主张是“送给敌人的厚礼”。更过分的是,有议员在辩论里直接说SNP对国防工业的态度,就像损害国家利益的“第五纵队”。这已经不是政策意见不同了,他们直接把对方的政治立场,等同于背叛国家。这场口水战的火力一直升级。它从一开始相对温和的“普京得利”警告,很快就变成了议员在议会里逼政府,要求正式把SNP列为安全威胁的政治攻击。这清楚地表明,两边的矛盾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面对这些铺天盖地的指责,SNP又搞出了另一套说法。他们觉得,真正的威胁不是撤核,而是这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本身。这种逻辑在充满怀疑的政治圈里显得很弱。苏格兰保守党领袖芬德利悲观地说,SNP“宁愿看到船厂关门”,也不愿支持国防产业。这标志着,两边仅剩的一点点互相信任也全没了。这场仗的核心,不再是具体的政策好坏,而是关于身份和忠诚的互相审判。
“克莱德河困境”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了。这就像一个复杂的三棱镜,清清楚楚地照出了后脱欧时代英国面临的三重危机:国家战略因为内讧而被逼着收缩,地区闹独立的心思越来越重,还有在全球不确定的环境里,英国越来越脆弱的国际地位。不管苏格兰最后公投结果是什么,这场围绕核潜艇的激烈争吵,已经在英国的身体上划下了一道深刻的伤口。我看它未来的走向,不仅会重塑英国的地图,还会给这个本来就乱的时代,增加更多变数。它的影响会远远超出不列颠群岛,波及整个欧洲乃至全球的安全。真是烂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