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算盘失灵:中国H20遇冷,国产替代与库存夹击

121 2025-08-23 13:06

听说关注我的都发财了!想体验躺赢人生吗?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点个关注点个赞,一起走向人生巅峰!

黄仁勋的算盘可能在中国不灵了?H20被按下“暂停键”,六十万片压仓的故事要翻篇

6月那波英伟达掌门人飞来中国”的热搜,大家应当还记得。彼时外界普遍解读为:H20拿到出口许可的窗口在开、订单有望回流,黄仁勋亲自来稳关系、催节奏。可不过两个月,风向骤变——国内不少大厂从“抢着要”转成“先观望”,H20在中国的销售曲线开始变钝。

这阵冷从哪儿吹来绝不只是“涨价”这么简单,而是多因素叠加后的链式反应。

三重冷水直接浇灭H20的热度1) 合规与信任的不确定 海外政策来回摇摆,H20先为中国市场“特供”,后又被要求走许可证流程。流程不确定意味着交付、后续扩容乃至售后,都可能被“卡点”。 市场间对安全性的种种传闻反复发酵(目前并无权威机构证实所谓“后门”,但这类噪音足以让大公司的合规与法务按下刹车)。在头部买家的流程里,宁可放慢,也不贸然上车。

2 成本账越来越难算 有媒体称,新一届政府可能提高相关对华业务的收入分成或抽成比例,叠加厂商维持毛利的诉求,渠道侧预期H20单价仍有上行压力。预算不变、价格抬升,企业自然更谨慎。 训练花的不是“单卡钱”。机柜、网络、能耗、上架与运维都在TCO里。单价上浮后,一旦总拥有成本不占优,管理层问责会更严。

3 国产替代加速逼着重构采购策略 国产AI芯片近两年从“能跑”到“好用”,在推理、微调等主流场景里,越来越多团队给出“够用能落地”的评价。 软件生态加速补齐:编译器、框架适配、算子库优化轮番推进。工程师肯上手,业务就敢落地。

关键信号头部买家不再激进 多家媒体报道称,互联网大厂中的部分玩家已调整采购口径:训练侧的高端GPU存量暂时充裕,推理侧更多转向国产方案。潜台词很清楚——“尖刀位有货,能省则省。” 这会传导到全链路:一旦头部放缓追单,从IDC到整机厂都会降低补货节奏,“渠道排队抢H20”的盛景难再现。

库存压力并非空穴来风 机构此前估算,H20待售规模在数十万片量级,最高有说法指向60万片。按行业惯例,这种体量会带来现金流占压、仓储成本与折旧风险。 更早些时候,英伟达在财报中对为中国市场定制的产品及相关采购承诺做过较大额度的计提,说明其对不确定性早有预案。

B30能否解局很难“一键回春” 市场传闻英伟达将推B30,性能略高于H20、价格相近,流程仍需许可证。如果定位还是“可外售但受限”的中国线,决定权依旧不完全在客户手里。 客户的剧本换了:训练高峰期“先抢再说”的逻辑失效,改为“国产+海外多源并行,用得起才上”。这已不只是芯片之争,而是供应链主导权的迁移。

接下来可能看到的三种走向 价格/政策换空间:通过渠道返利、以旧换新、延保与软件栈打包,甚至给大客户定制条款,尽快把库存变现。 产品级“迭代挤库存”:用B30等新型号把H20挤出一线,提供“以新换旧”的通道,用部分毛利换库容。 结构性退让:中国市场从“绝对主力”变为“高端训练的补充”,将更多精力转向其他地区大单,接受份额下调但守住利润率。

给仍在观望的中国买家的实操清单 拆分场景算TCO:训练、微调、推理分开测,优先看TCO而非单卡标价。 混合算力布局:训练侧保留少量高端卡做“尖刀”,推理与批量任务上国产,形成互补。 锁定生态路线:选能持续获得优化的框架与编译器栈,尽量降低“换平台=重写”的隐性成本。 把握谈判窗口:在对方有库存压力时,争取价格、维保、交付时序与扩容优先权,一次性签到位。

一句话总结H20在中国的“躺赢期”结束了。不是性能不行,而是规则、成本与国产化的组合拳,重塑了买卖双方的权力平衡。对英伟达,这是“利润率vs.出货速度”的艰难拉扯;对中国厂商,则是难得的加速窗口。谁把工程化与生态做扎实,谁就能稳稳接住这波确定性收入。

下一篇:叶城瑞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瑞亿能叶城县7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监理标段招标公告
上一篇:中国股市:每当主力吸筹完毕,都会提前释放3个信号,无一例外!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