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撞到马云和普通人,后果有什么不同?
#美女#
开车撞到马云和普通人,后果有什么不同?
那天和朋友聊天,他突然问了个问题:要是开车不小心撞到马云,和撞到普通人有什么不一样?我愣了一下,这问题听起来有点荒诞,细想却挺现实。
如果真把人撞没了,赔偿金额其实差不了太多。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一般是二十年。这笔钱,无论是谁,都差不太多。
可要是只撞伤了,那区别就大了去了。
想象一下,你不小心撞伤了一位普通上班族。他月薪八千,休息三个月,误工费两万四。要是撞伤的是马云呢?他住院一个月,按照他的收入水平计算,误工费可能高达数十亿。这数字,普通人想都不敢想。
去年有起案件很能说明问题。一位司机撞伤了某企业高管,对方年薪百万。光是误工费这一项,就让司机差点倾家荡产。幸好他买了足够的商业险,否则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就引出了今天要聊的重点:商业险到底该买多少?
很多人为了省钱,只买交强险。真出事了才发现,那点保额根本不够用。特别是现在路上豪车越来越多,不小心蹭一下,维修费都可能让人傻眼。
我有个亲戚就吃过这亏。去年倒车时不小心撞了辆保时捷,维修费二十多万。他只有交强险,最多赔两千,剩下的都得自掏腰包。现在还在分期还款,压力特别大。
所以说,买商业险不是浪费钱,而是给自己买份安心。
那该买多少呢?这得看情况。要是在一线城市,建议第三者责任险至少三百万起步。这里豪车多,收入高的人也多,保额低了真不顶事。
要是在小城市,可以适当降低标准,但最少也得一百万。现在赔偿标准每年都在提高,保额太低反而风险更大。
除了保额,保险条款也得仔细看。
有些保险公司在条款里埋了不少坑。比如特定情况下的免赔条款、赔偿上限等等。要是没看清楚,真出险时很容易产生纠纷。
建议买保险时多比较几家,选个靠谱的公司。价格固然重要,但服务质量和理赔体验更关键。
另外,驾驶习惯也很重要。
保险只是最后的保障,安全驾驶才是根本。现在路上情况复杂,电动车、行人都不按常理出牌。开车时得多留心,特别是经过路口和人行道时,一定要减速慢行。
我驾龄十几年,总结出个经验:开车不争不抢,保持安全距离,能避免大部分事故。有时候慢就是快,安全到达比什么都强。
回到开头的问题,其实无论撞到的是谁,对双方都是灾难。对方受伤受苦,肇事者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
所以啊,咱们还是老老实实遵守交规,买足保险,安心开车。既是对别人负责,也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