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解决XGP登录问题:2025实用指南
155
2025-08-18
参考来源:《金史》《宋史》《完颜氏家谱》《河南省志》及中新网、华夏网等媒体实地调研报道部分章节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请理性阅读
皇统八年十月初七,公元1148年11月19日,上京会宁府。
一代名将完颜宗弼在病榻上缓缓闭上了双眼。这位纵横疆场二十余载的金国都元帅,怎样也不会想到,自己的死竟然会给整个完颜氏族带来灭顶之灾。
更不会想到的是,八百年后,他的血脉依然在中华大地上延续着,那些后代子孙们守护着一个古老的秘密,承载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家族传奇。
完颜宗弼,这个在《岳飞传》中被称为金兀术的男人,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一生最大的对手。两位英雄在历史的舞台上刀光剑影,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
可是当硝烟散尽,英雄迟暮,他们的故事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在中华大地上延续着。
在中国的某个角落,住着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有着普通的外表,过着平凡的生活,可是他们的血管里流淌着的,却是八百年前那位金国名将的血液。
这个家族世代传承着一个令人震撼的秘密,一个关于忠诚、关于传承、关于历史恩怨的古老传说。
【一】疆场对决:两代名将的巅峰较量
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中原大地烽火连天。金国都元帅完颜宗弼亲率十万精兵南下,准备与南宋军队进行一场决定性的大战。
而在河南郾城城下,岳家军早已严阵以待,等候这位金国名将的到来。
完颜宗弼,女真名兀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时年约五十岁。这位金朝的军事支柱自天辅五年初次披甲以来,南征北战二十余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史书记载他"为人豪荡,胆勇过人,猿臂善射,善于用兵",是金朝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将。
从天会三年攻宋开始,完颜宗弼就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先后参与了灭辽之战、攻宋之役,每战必胜,所向披靡。
天会五年,正是他率军攻破了北宋都城开封,导致了"靖康之耻"的发生。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皇室成员三千余人被掳往北方,北宋就此灭亡。
南宋建立后,完颜宗弼继续担任对宋作战的主将。他率军追击宋高宗赵构,一路从开封打到杭州,再从杭州打到海上,将这位南宋皇帝逼得狼狈不堪。
在与韩世忠的黄天荡之战中,虽然一度陷入困境,但最终还是凭借着过人的智谋成功脱困,展现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而他的对手岳飞,字鹏举,河南汤阴人,时年三十七岁。这位南宋抗金名将虽然比完颜宗弼年轻十余岁,但同样是一位军事天才。
岳飞自绍兴年间崭露头角以来,率领岳家军屡败金兵,收复了襄阳六郡,威震中原。
他创建的"岳家军"军纪严明,战斗力极强,在民间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美誉。
郾城之战是两位名将最经典的一次正面交锋。完颜宗弼率领金军精锐铁浮屠和拐子马南下,这是金军最强的重装骑兵部队,装备精良,战斗力惊人。
而岳飞则派遣儿子岳云率背嵬军迎战,这是岳家军的王牌部队,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精兵。
战斗异常激烈。金军的铁浮屠身着重甲,人马俱全,冲锋时如山崩地裂,威势惊人。
可是岳家军的步兵却毫不畏惧,他们手持长枪大刀,专门砍马腿、挑马腹,硬生生将这些"铁罐头"从马上掀翻。
岳云身先士卒,手持双锤冲入敌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背嵬军将士紧随其后,个个奋勇争先,竟然将金军的精锐部队打得溃不成军。
这一战的结果让完颜宗弼大为震撼。史书记载:"金人自入中原,其败衄未有入郾城者。"自从金军南下以来,从未遭受过如此惨重的败仗。
完颜宗弼引以为傲的铁浮屠和拐子马在岳家军面前竟然不堪一击,这让这位金国名将第一次尝到了真正的挫败滋味。
可是完颜宗弼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他没有被这一次失败打垮。很快,他就重新调整了战略,改变了战术,继续与岳飞周旋。
两人就像棋盘上的高手,你来我往,各展所长,在中原大地上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军事博弈。
岳飞主张"直捣黄龙府",要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彻底打败金朝;完颜宗弼则想要彻底征服南宋,统一天下。
两人的理想虽然截然相反,但都体现了作为军事家的宏大志向和战略眼光。
可是这场英雄之间的较量,最终却因为政治的干预而戛然而止。
皇统元年,完颜宗弼成功利用了南宋朝廷内部的主和派势力,通过外交和政治手段达到了军事上无法实现的目标。
在宰相秦桧的主导下,南宋朝廷下令岳飞班师回朝。面对朝廷的十二道金牌,岳飞虽然心有不甘,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服从。他含泪对将士们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皇统二年正月,公元1142年1月27日,岳飞在风波亭被害,年仅三十九岁。与他一同遇难的还有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一代名将就此陨落,令人扼腕叹息。
当岳飞死讯传到金国时,据野史记载,完颜宗弼沉默了很久。有人说他曾经感叹:"岳飞死,大宋无人矣。"
也有人说他长叹一声:"失去了一个真正的对手。"不管这些记载是否属实,但可以肯定的是,完颜宗弼对这位宋朝名将是充满敬意的。
【二】金国柱石:完颜宗弼的传奇人生
完颜宗弼的一生,就是金朝由盛而衰的缩影。这位金太祖的第四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女真民族的崛起立下了不朽功勋。
宗弼出生于金太祖统一女真各部的关键时期。那时的女真族还是一个相对弱小的游牧民族,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以渔猎为生。
可是在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女真人开始了改变历史的伟大征程。
天辅五年,年仅二十余岁的完颜宗弼初次披甲,跟随叔父完颜杲出征辽国。在追击辽天祚帝的战斗中,宗弼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智谋。
当时金军与辽军在鸳鸯泺遭遇,战斗异常激烈。宗弼弓箭用尽后,竟然夺取辽兵的武器继续战斗,一人杀死八名敌兵,生擒五人。
通过审问俘虏,金军得知辽天祚帝的确切位置,为最终击败辽国奠定了基础。
这一战让年轻的完颜宗弼声名鹊起,也为他日后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基础。从此,他成为了金军中最受瞩目的新星,深得金太祖和金太宗的器重。
天会三年,金军开始大规模攻宋。完颜宗弼跟随二哥完颜宗望南下,参与了这场改变中国历史的重大战役。
在攻打汤阴县的战斗中,宗弼表现出色,成功招降守军三千余人,为金军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强攻黄河的关键时刻,面对宋军焚毁浮桥、金军无法渡河的困境,完颜宗弼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他与其他将领协同作战,成功突破宋军防线,为金军打开了进军中原的通道。
天会五年,完颜宗弼参与了攻打开封的决定性战役。正是在他和其他金国将领的共同努力下,号称天下第一坚城的开封最终被攻破,北宋王朝就此灭亡。
北宋灭亡后,完颜宗弼并没有停止征战的脚步。他继续南下追击宋高宗赵构,从开封一直打到杭州,再从杭州打到海上。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也体现了金朝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天会八年,完颜宗弼奉调前往陕西战场,与右副元帅完颜宗辅一同对付宋朝川陕宣抚使张浚的大军。
在著名的富平之战中,面对宋军十八万大军的围攻,完颜宗弼率部力战不退,从中午打到黄昏,牢牢牵制住宋军主力,为金军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关键贡献。
这一战充分显示了完颜宗弼的军事素养。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他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冷静指挥,巧妙应对,最终配合其他金军将领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辉煌胜利。
宋军十八万人马顷刻间土崩瓦解,金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完颜宗弼不仅在军事上越来越成熟,在政治上也展现出了高超的智慧。
他深刻认识到,光靠武力是无法长久统治广大的汉族地区的,必须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
天会十五年,完颜宗弼升任右副元帅,封梁王。同年十一月,在他的主导下,金朝废除了傀儡政权"伪齐",将河南、陕西等地的统治权收归中央。
这一举措不仅加强了金朝的中央集权,也为后来的政治改革奠定了基础。
在担任行台尚书省事期间,完颜宗弼展现出了出色的行政能力。
他革除"齐"朝的弊政,采纳范拱等人的建议,将旧税减少三分之一,让百姓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同时,他还下令原"齐"朝的军队解甲归田,人心大悦。
完颜宗弼还大力推行文治,选拔能吏,讲求财用,器重文人。
他选拔的蔡松年、曹望之、许霖、张通古等人,后来都成为金朝的理财名臣,一直到海陵王、世宗朝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天眷二年,金宋议和,完颜宗弼被提拜为都元帅。在他的主导下,双方签订了"绍兴和议",确立了以秦岭淮河为界的南北对峙格局。
这个和议虽然是在军事压力下达成的,但客观上也给了双方喘息的机会。
可是完颜宗弼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天眷三年,他撕毁和约,再次发动对宋战争。这一次,他遇到了生平最强的对手——岳飞。
在郾城、颍昌等地的交战中,完颜宗弼虽然遭遇了挫败,但最终还是通过政治手段达成了目标。
皇统元年,岳飞被害,南宋彻底失去了抵抗的能力。完颜宗弼迫使南宋称臣纳贡,签订了更加有利于金朝的"皇统和议"。因功进太傅,成为金朝地位最高的大臣之一。
皇统二年,完颜宗弼还朝,独掌军政大权。此时的他已经成为金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皇帝金熙宗反而要看他的脸色行事。
除了军政才能,完颜宗弼还表现出了卓越的文化修养。他虽然出身游牧民族,但对汉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统治汉族地区的过程中,他注重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和治理经验,为金朝的汉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皇统七年,完颜宗弼被任命为太师,领三省事,都元帅、领行台尚书省事如故。这个时候的他已经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成为金朝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大臣之一。
可是就在完颜宗弼权势如日中天的时候,死神却悄然降临了。
皇统八年八月,他还亲自向金熙宗进呈《太祖实录》,显示出对金朝历史的重视和对文化建设的关注。
皇统八年十月初七,也就是公元1148年11月19日,完颜宗弼在上京会宁府病逝,终年约五十八岁。这位纵横疆场二十余载的金国名将,终于走完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完颜宗弼的死,标志着金朝一个时代的结束。大定十五年,金世宗追谥他为忠烈,大定十八年,更是下诏让他配享太庙,这是对一位开国功臣的最高褒奖。
【三】王朝覆灭:完颜氏族的生死劫难
完颜宗弼怎样也不会想到,自己的死竟然成为了家族灭顶之灾的开端。这位生前立下赫赫战功的金国名将,死后竟然会连累整个家族遭受灭族之祸。
完颜宗弼死后仅仅两年,金朝的政治形势就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皇统九年,也就是公元1149年,右丞相海陵王完颜亮发动了一场改变金朝历史的政变。
完颜亮,本名完颜迪古乃,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孙子,太师完颜宗干的次子。这个人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智和野心,对皇位早就觊觎已久。
完颜宗弼在世时,凭借着强大的军政实力,完颜亮还不敢轻举妄动。可是随着这位金朝柱石的去世,完颜亮终于看到了机会。
皇统九年四月,完颜亮联合一批不满金熙宗统治的大臣,发动了宫廷政变。
他们趁金熙宗毫无防备之际,突然发难,将这位金朝第三任皇帝杀死在宫中。完颜亮随即自立为帝,改元天德,史称海陵王。
完颜亮夺取皇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决定对可能威胁到他的宗室成员痛下杀手。
在他看来,完颜宗弼虽然已经死了,但他的家族势力依然强大,必须彻底铲除才能确保皇权的稳固。
天德元年,也就是公元1150年,一场针对完颜宗室的大屠杀开始了。这场屠杀的规模之大,手段之残忍,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
史书记载,完颜亮"将金太宗的子孙将近七十余人全部杀光",而完颜宗弼作为金太祖的儿子,他的家族自然也在屠杀范围之内。
"宗弼等宗室的男眷全部成了刀下鬼,女眷则被完颜亮纳入了后宫享用。"
这场屠杀进行得极其彻底。完颜亮不仅杀死了完颜宗弼的儿子、孙子等直系后代,连他的侄子、外甥等旁系亲属也没有放过。
凡是与完颜宗弼有血缘关系的男性,几乎全部被杀害。
更加残忍的是,完颜亮还将完颜宗弼家族的女眷强行纳入后宫。这些女子原本是金国的贵妇人,享受着荣华富贵,可是一夜之间就沦为了阶下囚,命运之凄惨可想而知。
这场大屠杀不仅针对完颜宗弼一家,金朝的其他宗室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完颜亮为了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几乎将所有可能对他构成威胁的皇室成员都杀得一干二净。
按照常理,经过如此彻底的屠杀,完颜宗弼的血脉应该彻底断绝了。可是历史总是充满了意外,总有一些人能够在最绝望的时刻找到生存的希望。
在那场腥风血雨的屠杀中,确实有一些完颜氏族人侥幸逃脱了死神的魔爪。
有的是因为当时不在都城,有的是因为身份隐蔽,还有的是因为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这些幸存者虽然为数不多,但却成为了完颜氏血脉延续的种子。
完颜亮的残暴统治并没有持续太久。正隆六年,也就是公元1161年,这位嗜杀成性的皇帝在南征途中被部下杀死,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可是对于完颜氏族人来说,灾难并没有结束。
随着蒙古铁骑的兴起,金朝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从贞祐二年开始,蒙古军队不断南下,金朝的疆域日益缩小,国力日渐衰弱。
天兴三年,也就是公元1234年,在蒙古和南宋的联合攻击下,延续了119年的金朝终于灭亡了。末代皇帝完颜承麟在城破前自杀,金朝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金朝的灭亡,对于完颜氏族人来说又是一次巨大的灾难。作为亡国之族,他们面临着新征服者的歧视和压迫。为了生存,大部分完颜氏族人不得不改名换姓,彻底抹去自己的身份。
《金史·国语解》中记载:"完颜,汉姓曰王。"在金朝灭亡后,大部分完颜氏族人都改姓为王,彻底融入了汉族社会。
还有一些人改姓为颜、符、汪、完、顾、银、金等其他汉姓,总之就是要彻底抹去自己女真族的身份。
可是也有极少数人,冒着巨大的风险,保留了"完"这个姓氏。虽然他们将复姓"完颜"简化为单姓"完",但这个"完"字本身就是对祖先身份的最好纪念。
这些保留"完"姓的族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现实危险。在那个民族对立严重的时代,暴露女真族身份意味着可能面临歧视、压迫甚至生命危险。
可是他们依然选择了坚持,因为他们要让后代子孙永远记住:自己的血管里流淌的,依然是完颜王族宗室的血脉。
元朝建立后,虽然民族政策相对宽松,但完颜氏族人依然保持着低调的作风。他们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所以尽量避免引人注目,默默地繁衍生息。
到了明朝建立时,距离金朝灭亡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那些侥幸保存下来的完颜氏族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在新的时代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元末明初的乱世给了完颜氏族人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在朱元璋起义的队伍中,就有完颜氏族人的身影。
这些人虽然改了姓氏,隐瞒了身份,但体内流淌的依然是金国名将的血液,骨子里还是那种勇猛无畏的精神。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完颜佩。根据史料记载,他是完颜宗弼的后代,在元末明初的乱世中投靠了朱元璋,跟随这位农民起义领袖南征北战,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屡建奇功,最终被封为"女真将军"。
洪武初年,完颜佩奉命到庐州屯田,被分配到了安徽肥东县的完颜牌坊村。
这是他第一次能够光明正大地使用完颜这个姓氏,也标志着完颜氏族人开始重新站立起来。
从此,完颜氏在安徽肥东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一传就是十代人。他们虽然生活在汉族聚居的地区,但依然保持着许多女真族的传统习俗,世代传承着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
明朝万历年间,完颜佩的十世孙完颜必重才华横溢,进京赶考一举中得探花,随后被朝廷派往河南为官。
这位完颜氏后人最终选择在河南鹿邑县落户,成为了当地完颜氏族人的开山祖师。
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灭亡,完颜氏族人在中华大地上默默地生活了四百多年。
他们虽然改了姓氏,融入了汉族社会,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源。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祖先的精神,守护着家族的荣誉,等待着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四】隐秘传承:河南完颜部落的四百年坚守
四百年的漫长岁月里,河南鹿邑县的这支完颜氏族人如同夜空中的星星一样,默默地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他们生活在中原腹地,呼吸着同一片天空下的空气,却承载着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古老秘密。
鹿邑县位于河南省东部,是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的故乡。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发达的地区。、
明朝万历年间,当完颜必重选择在这里定居时,他绝不会想到,自己的这个决定会让完颜氏族人在此繁衍生息四百年之久。
走进鹿邑县涡北镇完楼村,你会发现这个村庄有着与其他村庄不同的特色。村子里的房屋虽然普通,但每家每户都保持着整洁有序的风貌。
更特别的是,村民们的性格都比较豪爽直率,待人热情,但在谈到某些话题时,又会显得格外谨慎。
完楼村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林,林中有一座古老的墓地。墓碑上"完颜必重之墓"几个字虽已风化,但依然清晰可见。
这块立于明朝万历二十七年的石碑,见证着这个家族四百年来的沉浮与坚守。1994年,完颜家族对这块墓碑进行了重修,表达了后代子孙对先祖的敬仰和怀念。
"我们是完颜宗弼的后代。"马铺镇完老家村的完颜三坤说这话时,语气中带着一种特殊的自豪和庄重。作为族中的活跃人物,他曾经担任过马铺镇卫生院院长,现在在鹿邑县卫生学校工作。
虽然已经年过六旬,但说起家族历史时,他依然眼神明亮,充满感情。
完颜三坤是这个家族历史的活字典。根据他的介绍,目前在鹿邑县居住的完颜氏族人分布在十一个村落,人数超过五千人。
除了完楼村和完老家村,还有完天齐村、完观庙村等,这些村名都带着"完"字,诉说着这个家族的历史渊源。
这些完颜氏族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把自己居住的村子都冠以"完"姓。这并不是巧合,而是一种有意识的文化传承。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要让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记住:这里是完颜氏族人的家园,是他们祖先精神的寄托之所。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研究员任崇岳,曾经多次深入鹿邑县进行实地考察。作为研究金代历史的专家,他对这支完颜氏族人的存在感到非常震撼。
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传承,更是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一个奇迹。
根据《完颜氏家谱》的记载,金朝灭亡后,那些达官贵族为了生存需要,不得不隐族易姓,四处逃生。
他们改女真族为汉族,改复姓"完颜"为单姓"完",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朝代中求得生存。
《金史·国语解》中明确记载:"完颜,汉姓曰王。"这说明在金朝时期,完颜就对应着汉姓的王。可是鹿邑的这支完颜氏族人却选择了保留"完"这个姓氏,这需要承受巨大的风险和压力。
在金国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完颜姓氏是女真族最尊贵的姓氏,只有皇帝及宗室才能使用。
这些族人冒着极大的风险保留"完"姓,就是要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他们流淌着的依然是皇族血脉,他们的先祖是那位纵横疆场的金国名将完颜宗弼。
从元朝到1987年这段漫长的时间里,鹿邑的完颜家族在官方记录中一直是汉族,姓氏也是单姓"完"。
可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在他们的家族传承中,完颜宗弼的影子始终挥之不去。
这个家族世代传承着一些特殊的习俗和禁忌。他们崇拜马、狗和喜鹊,把这些动物视为神灵。
在婚丧嫁娶的时候,会用红纸剪成马和狗的形状贴在门窗上,表达对这些神灵的敬意。
在丧葬仪式中,还会在棺材上放置弓箭,箭头指向前方,这被认为是对死者的最高敬意。
更特别的是,这个家族有着一些严格的禁忌。族人不能听《说岳全传》,不能观看与岳飞相关的戏曲和电影,更不能与岳姓人通婚。
这些禁忌在外人看来或许难以理解,但对于完颜氏族人来说,这是对祖先的最基本尊重。
在他们的心中,完颜宗弼是一位伟大的英雄,是民族的骄傲。
虽然在主流的历史叙述中,岳飞被描绘成正面的英雄形象,而金兀术往往被塑造成反面角色,但完颜氏族人有着自己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我们的祖先没有错。"完颜三坤说这话时神情非常认真,"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而战,这和岳飞为宋朝而战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历史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也不应该只有一种评价。"
这种观点在完颜氏族人中是普遍存在的。他们认为,金兀术和岳飞都是各自民族的英雄,都值得尊敬。
问题在于,后来的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往往会夸大某一方面,而忽视历史的复杂性。
在鹿邑县,完颜氏族人的这种观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尊重。当地政府在处理相关问题时,都会充分考虑到他们的感受和立场,尽量避免可能引起争议的活动和宣传。
除了河南鹿邑县,在河南的汝州和禹州,也生活着大约五百多名完颜氏族人。他们与鹿邑的完颜氏族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共同维护着这个古老家族的尊严和传承。
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目前全国的完颜女真后裔大约有一万多人,主要分布在河南、安徽、甘肃等地。
其中河南鹿邑县是完颜氏后人最大的聚居地,这里的五千多名完颜氏族人占了全国完颜氏人口的近一半。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古老家族八百年来的坚持和传承。
从金朝的辉煌到覆灭,从改姓避难到重新正名,完颜氏族人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可是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源。
【五】族规森严:不谈岳飞的历史包袱
在鹿邑县的完颜氏族人中,有着一条传承了数百年的铁律:绝对不能听《说岳全传》,不能观看与岳飞相关的戏曲和电影,更不能与岳姓人通婚。
这条族规看似不合时宜,却承载着这个家族对祖先的深深敬意和历史记忆的执着坚守。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在全国各地热播时,几乎每个有收音机的家庭都会守在收音机旁,聚精会神地听这个精彩的故事。
岳飞的"精忠报国",金兀术的"狡诈凶残",成为了那个时代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可是在鹿邑县的完颜氏村落里,情况却截然不同。每当《岳飞传》开始播出的时候,完颜氏的族人就会主动关掉收音机,或者干脆离开房间。这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听评书,而是因为族规的约束和内心的冲突。
"听到他们把我们的祖先说成那样,心里真的很难受。"年过七十的完颜三杰老人回忆起当年的情景,眼中还是会流露出一丝痛苦的神色。
"我们知道那些只是故事,但听了还是会生气。所以后来大家就约定,干脆不听了。"
完颜三杰是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也是族规的坚定维护者。他从小就听长辈们讲述家族的历史,知道自己的祖先完颜宗弼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在他的心中,祖先的形象是高大威猛的,是值得骄傲的,可是在那些评书和戏曲里,金兀术却被描绘成了一个反面角色。
这种强烈的反差让完颜氏族人感到非常痛苦。一方面,他们无法改变主流社会对历史的叙述和评价;另一方面,他们又不能接受祖先被丑化和污蔑。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回避成了最好的解决办法。
除了不听不看与岳飞相关的内容,完颜氏族人还有一个更加严格的规定:族内不能与岳姓人通婚。这条规定在现代人看来或许有些不可思议,但在完颜氏族人中却是神圣不可违犯的。
"这不是仇恨,而是尊重。"完颜三坤解释说,"我们尊重岳飞,也尊重我们的祖先。既然历史上他们是对手,我们就应该保持这种距离。这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维护各自的尊严。"
这种观点在完颜氏族人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他们认为,通婚会造成身份认同的混乱,也会对家族传承造成冲击。
既然祖先在历史上是对立的,那么后代就应该保持相应的距离,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祖先的敬意。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古老的族规也面临着现实的挑战。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员流动的增加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年轻的完颜氏族人开始对这些规定产生质疑。
1992年,完楼村发生了一件震动整个完颜氏族群的事件。村里一位名叫完颜三永的年轻人,爱上了邻村一位姓岳的姑娘。
这段恋情本来很平常,可是因为涉及到族规,立即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完颜三永的父母坚决反对这门亲事。他们认为,与岳姓人通婚是对祖先的背叛,是不能接受的。村里的一些长者也表示反对,认为这会开创坏的先例,影响族规的权威性。
可是完颜三永却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认为,爱情是纯洁的,婚姻是自由的,不应该被八百年前的恩怨所束缚。
他对族人们说:"岳飞和金兀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是新时代的人,应该有新时代的观念。"
这场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村里的气氛变得非常紧张。
支持者认为,时代在进步,观念也应该与时俱进,不能被古老的成见所束缚。反对者则坚持认为,族规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不能轻易改变。
最终,村支书召集族中的长者和代表开会讨论这个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和反复的权衡,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支持完颜三永的选择。
他们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团结和婚姻自由都是基本政策,古老的族规也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
就这样,完颜三永成功迎娶了心爱的岳姓姑娘。这场婚礼不仅改变了两个年轻人的命运,也标志着完颜氏族人开始重新审视那些古老的族规。
可是即便如此,完颜氏族人对于谈论岳飞的态度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变。他们可以接受与岳姓人通婚,但在涉及到历史评价的问题上,他们依然保持着谨慎的态度。
"我们不是不尊重岳飞,"完颜三坤说,"岳飞确实是一位英雄,这一点我们不否认。可是我们的祖先也是英雄,这一点也不能否认。问题在于,现在很多人只知道岳飞的好,却不了解金兀术的功绩。"
在完颜氏族人看来,历史的复杂性往往被简化了。岳飞和金兀术都是各自时代的杰出人物,都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
可是后来的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往往会突出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这就造成了历史认知的偏差。
"如果有人要和我谈岳飞,我不会生气,但我也不会主动参与讨论。"完颜三杰老人的态度很典型,"我们可以各自保持自己的观点,但不必要争论。历史已经过去了,争论也改变不了什么。"
这种回避的态度在完颜氏族人中是普遍存在的。他们不愿意卷入关于岳飞和金兀术的争论,因为他们知道,在这样的争论中,他们往往处于劣势。
毕竟,在主流的历史叙述中,岳飞是绝对的正面形象,而金兀术往往被塑造成负面角色。
可是这种回避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在内心深处,在家族传承中,他们依然坚持着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维护着祖先的尊严,传承着家族的精神。
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完颜氏族人的观念也在悄悄发生变化。虽然他们依然保持着对祖先的敬意,但在对待历史问题上,他们变得更加理性和开放。
他们开始认识到,历史的复杂性不能用简单的好坏来评判,不同的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的英雄和传说。
2005年,完老家村又有一位完颜氏青年与岳姓女子结婚。这一次,族人们没有再表示强烈反对,而是给予了理解和支持。
虽然内心可能还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觉,但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尊重年轻人的决定。
这种变化反映了完颜氏族人思想观念的进步。他们开始意识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一些古老的观念也需要与时俱进。
虽然他们依然坚持着对祖先的敬仰,但在处理现实问题时,他们变得更加灵活和理性。
【六】现代融合:从对立走向和谐的历史转折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完颜氏族人的生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那些曾经森严的族规在现实的冲击下开始松动,年轻一代的完颜氏族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家族传承的含义。
现年四十二岁的完颜建华是完颜三坤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县城工作。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新一代,他对家族历史有着更加理性和客观的认识。
"我当然为自己的祖先感到骄傲,"完颜建华说,"但我也认为岳飞是值得尊敬的。他们生活在那个时代,为了各自的国家和信仰而战,这本身就值得敬佩。我们生活在新时代,应该用新时代的眼光来看待历史。"
完颜建华的观点代表了年轻一代完颜氏族人的想法。他们虽然依然为祖先感到自豪,但不再把岳飞视为仇敌。
在他们看来,历史上的恩怨不应该成为现代人生活的负担,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才是最重要的。
这种观念的变化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现在的年轻完颜氏族人不再严格遵守不听不看岳飞相关内容的禁忌。
他们会正常观看历史剧和电影,会理性地分析其中的情节和人物。虽然看到祖先被负面描述时心里还是会有些不舒服,但他们不会因此而拒绝了解相关内容。
更重要的是,关于通婚的限制也在逐步放松。2010年,完楼村的完颜志强与一位岳姓女孩结婚,这是第三起完颜氏与岳姓人的联姻。
这次婚礼得到了族人们的祝福,许多长者都参加了婚礼,表示了对这段婚姻的支持。
"时代不同了,我们的想法也要跟上时代。"参加婚礼的完颜三杰老人说,"孩子们的幸福比什么都重要,古老的恩怨不应该成为他们的负担。"
这种态度的转变反映了完颜氏族人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他们开始意识到,真正的传承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坚持中创新。
在文化传承方面,完颜氏族人也找到了新的平衡点。
他们依然保持着对马、狗、喜鹊的崇拜,依然会在重要节日举行传统仪式,但这些活动不再带有明显的对抗色彩,而是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得到传承。
鹿邑县政府对完颜氏族人的文化传承给予了大力支持。2008年,涡北镇完楼村被确定为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完颜氏的一些传统习俗也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这种官方的认可让完颜氏族人感到非常欣慰。他们觉得,自己的文化传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保护,这比什么都重要。
在经济发展方面,完颜氏族人也展现出了强烈的进取精神。
据统计,在鹿邑县的五千多名完颜氏村民中,从事各种经营活动的超过三千人,年收入超过十万元的家庭达到八百多户。
完颜氏族人的性格特点在经济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为人豪爽,诚实守信,敢想敢干,这些品质让他们在商海中如鱼得水。许多完颜氏的年轻人外出创业,在建筑、运输、餐饮等行业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我们祖先的基因里就有不服输的精神,"完颜建华说,"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同样有用。只要我们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
教育方面,完颜氏族人更是不遗余力。他们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即便家庭条件不太好,也要想方设法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近年来,从完颜氏族人中走出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
三十五岁的完颜博士完颜文军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他从鹿邑县的农村考上了北京的重点大学,后来又获得了博士学位,现在在一家科研院所工作。虽然长期在外地工作,但他每年都会回到家乡,参加家族的重要活动。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完颜文军说,"我为自己的家族感到骄傲,也希望能为家族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像完颜文军这样的高知识分子在完颜氏族人中越来越多。他们虽然接受了现代教育,但依然保持着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和传承。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家族争光,也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文化交流方面,完颜氏族人也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2006年6月18日,完颜三坤只身前往黑龙江省阿城市,参加了"上京国际第四届金源文化节"。
这是完颜氏族人首次公开参与与女真文化相关的大型活动,标志着这个古老家族正在重新融入主流社会。
"参加这个活动让我很激动,"完颜三坤回忆说,"我见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女真后裔,大家一起交流家族历史,分享文化传统。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力量。"
这次活动的成功参与给了完颜氏族人很大的启发。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2015年,鹿邑县举办了首届"完颜文化节",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完颜氏后裔参加。
这个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参与者的热烈响应。
文化节期间,完颜氏族人展示了自己的传统习俗、民间艺术和历史文献。他们用歌舞表演、书画展览、学术研讨等形式,全面展现了完颜文化的丰富内涵。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文化节上,完颜氏族人首次公开表达了对岳飞的敬意。他们在大会发言中说:"岳飞和金兀术都是各自民族的英雄,都值得我们尊敬。历史的恩怨已经过去,民族团结和文化融合才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这个表态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也标志着完颜氏族人在处理历史问题上的重大突破。他们不再回避岳飞这个话题,而是用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来面对历史。
2018年,一件更加令人瞩目的事情发生了。河南平顶山市举办了一场"民族团结座谈会",邀请了包括完颜氏和岳氏在内的多个姓氏的代表参加。
这是岳飞和金兀术的后代首次在正式场合同桌交流。
座谈会上,完颜氏代表完颜建华和岳氏代表岳建国握手言和,共同表示要放下历史包袱,为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做出贡献。这个握手的瞬间被媒体广泛报道,成为了民族团结的佳话。
"历史就是历史,我们是现代人,"岳建国在座谈会上说,"我们应该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
完颜建华也表示:"我们的祖先在历史上可能是对手,但我们是朋友。这就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民族融合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