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闪击战:二战速度与激情的开场秀,德国闪电侠如何秒杀欧洲?
187
2025-08-04
参考消息网8月2日报道 据《今日白俄罗斯报》网站7月31日报道,白俄罗斯国防部长维克托・赫列宁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8 周年招待会上的致辞,不仅是两国军事友谊的生动注脚,更成为国际社会认知中国军队硬实力的重要窗口。从雪域高原的钢铁防线到远海大洋的深蓝航迹,从尖端装备的集群列装到实战能力的全面跃升,中国军队正以实力为笔,书写着守护和平的时代答卷。
一、陆战之王高原砺剑 装甲集群构建立体防御 性能参数领跑全球
陆地战场上,99A 主战坦克与04A 步战车组成的装甲突击群成为地表最强力量之一。99A 搭载的 1500 马力发动机可在海拔 4300 米的雪域高原保持强劲动力,125 毫米滑膛炮配合新型尾翼稳定脱壳弹,能在 2000 米距离击穿 700 毫米均质钢装甲,主动防御系统可拦截各类来袭弹药。在新疆军区某合成团驻守的高原阵地,这些 “陆战之王” 与红旗 - 17A 防空系统、PHL-191 远程火箭炮构成立体防御网,7 月 31 日官兵们面向军旗宣誓时,身后正是这样的钢铁装备铸就的边关屏障。
二、空天利剑划破苍穹 战略投送延伸威慑 高超音速导弹成反导克星
空中力量方面,歼 - 20 隐身战机已实现规模化列装,其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达 200 公里,可同时锁定 30 个目标并攻击其中 6 个,配合霹雳 - 15 远程空空导弹构建起 “先敌发现、先敌攻击” 的空中优势。运 - 20 与运油 - 20组成的战略投送集群,将空军的力量覆盖范围从 3000 公里延伸至 8000 公里。火箭军的东风系列导弹更是战略威慑的核心,东风 - 41 洲际导弹射程覆盖全球,东风 - 17 高超音速导弹以 10 倍音速突破现有反导系统,共同构成国家安全的 “压舱石”。
三、无人系统重塑战场 人工智能赋能指挥 颠覆性技术引领军事变革
无人作战系统成为战场新主角。翼龙 - 3 无人机续航达 40 小时,可携带 16 枚空地导弹执行侦察打击一体化任务;攻击 - 11 隐身无人机具备 “蜂群作战” 能力,12 架编组可在强电磁干扰下突破防空体系。在高原边防,无人巡逻车与侦察无人机 24 小时监控边境线,将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分钟级,大幅提升了管控效能。“北斗 + AI” 构建的战场决策系统,能在0.5 秒内处理 10 万组战场数据,为指挥员提供最优作战方案。四、多域协同提升战力 国际维和践行使命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地生根
四、多域协同提升战力 国际维和践行使命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地生根
跨军种联合作战已成为常态。2024 年 “联合利剑” 演习中,陆军远程火箭炮、海军舰艇、空军战机、火箭军导弹实现 “多域火力协同”,立体打击效率较 2019 年提升 3 倍,验证了全域作战能力。中国军队累计派出5 万余人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在黎巴嫩、马里等热点地区构筑和平防线;亚丁湾护航 15 年来,为6700 余艘中外船舶提供安全保护,用实力践行 “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
五、强军底气守护家国 和平力量贡献世界 党领导下的军队书写新篇
从白俄罗斯防长的赞誉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中国军队的硬实力始终服务于和平发展。这支在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正以更强大的姿态守护家国安宁,为世界和平贡献中国力量。正如雪域高原官兵的誓言:“边关有我,请祖国放心”,这份底气,正是源于日益强大的硬实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