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敢对台湾军售,中国却不敢对胡塞军售?
154
2025-07-10
前言
短短48小时内,南海这片不平静的水域经历了一场戏剧性的反转。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刚在国情咨文中避谈中国,试图释放缓和信号。
紧接着,我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大校一锤定音,直接给菲律宾贴上"麻烦制造者"和"危险制造者"的标签,亮出三项确凿罪名。
这种前后48小时的强烈反差背后藏着什么秘密?中方为何选择此时如此坚决回应?
48小时内的惊天逆转:三项罪名如何让马科斯无处可逃
马科斯以为自己的认怂能够换来中方的缓和。
但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中国的回应来得又快又狠。就在马科斯刻意避开中菲争端话题仅仅两天后,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传来了最强音。
张晓刚大校的表态可以说是句句见血,毫不客气地给菲律宾定了性。"菲方有关南海争端的说法完全是颠倒黑白、倒打一耙。"这句话的分量,懂行的人都明白。
更关键的是,中方直接亮出了菲律宾的三项罪名。第一项: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
这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官方如此明确地点出来,意义就完全不同了。菲律宾占着中国的岛礁,反过来说中国侵犯了它的主权,这种贼喊捉贼的把戏确实该被揭穿。
第二项:频繁在海上对中方进行挑衅滋扰。从仁爱礁到黄岩岛,菲律宾的小动作从来没停过。那些所谓的"例行巡逻"和"主权宣示",说白了就是在故意找茬。
第三项:迎合域外势力在南海搅局作乱。
这一条最要命,直接点出了菲律宾充当美国代理人的本质。马科斯政府一边高喊主权,一边却把国家主权当成了讨好美国的筹码,这种做法确实让人不齿。
有意思的是,就在解放军南部战区宣布在黄岩岛周边展开联合战备警巡的同时,四艘主力战舰包括号称"中华神盾"的052D型导弹驱逐舰直接开赴前线。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巡逻,而是实打实的战力展示。歼-16战斗机挂着实弹从黄岩岛上空呼啸而过,这个画面传递的信息再明确不过了。
当总统遇到政治清算:马科斯的死亡螺旋
要理解马科斯为什么会陷入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就必须看清楚菲律宾国内的真实情况。
说白了,马科斯现在面临的是一场政治生存战。在今年5月的中期选举失败后,他已经把重心转向了2027年的大选铺路,而其核心目标就是防止政治对手杜特尔特家族的莎拉当选。
这里面的关键在于,莎拉已经明确表态,一旦上台会立即展开对小马科斯的政治清算。
这不是开玩笑的威胁,菲律宾的政治传统就是这样,前任总统下台后被清算几乎是标准流程。马科斯家族深知这一点,所以才会如此拼命地抱紧美国的大腿。
但问题是,菲律宾国内的情况已经糟糕到了什么程度?当下的菲律宾至少面临着三场内战威胁。
首先是马科斯家族和杜特尔特家族之间的政治对抗。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政见不合,而是演变成了堪比南北割据的对峙。杜特尔特家族控制着达沃市及棉兰老岛的地方武装,25万菲军中的南部军区至今都未能明确站队马科斯。
其次是"菲律宾新人民军"的死灰复燃。这支老牌反政府武装去年12月开始就频频与政府军爆发冲突,今年7月甚至在首都马尼拉近郊与政府军激战,10名叛军被击毙。
第三是南部分离势力的抬头。随着杜特尔特被政治边缘化,棉兰老岛出现了"解放棉兰老"等暗示独立的标语,更有消息称当地退役军官开始秘密集结,讨论"独立建国"的可能性。
更要命的是菲律宾的经济状况。今年3月,多达27.2%的家庭陷入"非自愿饥饿",首都街头甚至出现了抢粮骚乱。菲律宾比索汇率跌破56:1,资本大量外逃,整个社会弥漫着绝望和愤怒。
就在马科斯发表国情咨文的当天,数千名民众走上奎松市街头抗议,高举标语怒斥他是"卖国贼"。民众认为,美国向菲律宾征收19%关税而菲律宾却要零关税开放市场,这种不对等安排严重损害了国家经济利益。
棋局突变:美国代理人战略为何开始失效
马科斯以为抱紧美国大腿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但现实远比他想象的复杂。
从马科斯最近访问华盛顿的结果就能看出端倪。他满怀期待地向特朗普寻求更明确的军事支持,结果却被暗示不要在近期升级南海冲突。特朗普甚至当着马科斯的面表明,中菲关系怎么样他已经不感兴趣了,自己在意的是中美关系。
这其实反映了美国战略的根本问题。在系统性衰落的大背景下,美国在南海已经无法形成更具威胁的攻势,仍然围绕着特朗普早已失败的"极限施压"展开。
美国的做法很典型:一边在外交上给自己创造访华空间,有意降低贸易战和南海博弈的烈度,另一边却继续升级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存在,想要迫使中国进行让步。
但这种策略的效果如何呢?7月下旬美军"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带着各国媒体,试图闯入黄岩岛28海里范围展开演练,结果遭到我国055带队的快速响应,被迫退至30海里外海域。
更让美国尴尬的是,其精心策划的F-35C舰载机起降演示沦为了"独角戏"。
在解放军空警-500预警机与岛礁雷达网协同监控下,挂载霹雳-15导弹的歼-16战机形成有效威慑,使美军舰载机始终未敢靠近。正如网上流传的那句话:"脸"没露成,反而把"屁股"露出来了。
与此同时,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正在为这片海域注入新的变量。两国海军宣布即将举行"海上联合-2025"演习,演习的主题是"联合应对西太安全威胁",这在过往十余年的演习中从未有过,针对性不言而喻。
更值得关注的是,演习中的防空反导科目甚至需要双方共享雷达数据,这种合作背后体现的是极高的战略互信。演习之后,两国舰艇还要进行第六次海上联合巡航,这清晰地告诉世界,在西太平洋,任何单方面的军事冒险面对的可能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战略协作整体。
从向缅甸出口核电站,到与越南签署核能合作备忘录,再到与东盟贸易额的飙升,俄罗斯正在东南亚布下一张深入合作的大网。当菲律宾将自己牢牢绑在美国的战车上时,它所要面对的是一个正在悄然成型的、更为复杂和强大的地缘政治格局。
从南海风云看大国智慧:什么是真正的战略定力
南海局势表面是海洋权益之争,实质则是大国力量平衡的博弈。
美国通过"印太战略"将南海作为牵制中国的重要支点,其在该海域的军事活动已从2009年的试探性存在,发展到2024年300余次的密集行动。这个数字背后反映的是美国战略焦虑的加剧。
但中国对此始终秉持清晰立场:主权属于中国,争议可以谈,合作共发展。
在黄岩岛问题上,中国展现出的战略定力尤其值得深思。与已建成现代化设施的永暑礁、美济礁不同,黄岩岛仍保持相对原始状态。这并非能力不足,而是基于维护地区稳定的大局考量。
但中国也明确传递信号,耐心不等于无所作为。当核心利益受到挑战时,捍卫主权的决心坚定不移。
这次国防部的表态,时机选择可以说是相当精准。马科斯刚刚在国情咨文中避谈中国,试图营造缓和氛围,中方立即用行动证明了一个道理:不是你不说就会消失不见的,该来的还是会来的。
从更深层次看,这种回应体现的是一种外交哲学。真正的大国不会因为对方的示弱而放弃原则,也不会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改变初心。原则问题上的坚持,恰恰是实力和自信的体现。
有网友形象地比喻:这就像是老师对待调皮学生,不会因为学生临时表现好一点就忘记之前的错误,该批评的还是要批评,该纠正的还是要纠正。这种"不买账"的态度,反而让人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智慧。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这种战略定力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参考。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如何在坚持原则和维护稳定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展示实力和保持克制之间把握分寸,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外交艺术。
当马尼拉街头的抗议者高呼"卖国贼"时,当美军航母在解放军严密监视下悄然后撤时,当歼-16挂载的实弹在黄岩岛上空划过天际时,这片蔚蓝海域上力量与意志的交锋仍在继续。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场博弈中,战略定力正在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结语
说到底,南海这场博弈从来不是简单的领土争端,而是关于原则、实力和智慧的较量。当马科斯在内外交困中摇摆不定时,中国展现出的战略定力值得所有人深思。
也许,这就是大国应有的样子:不因对方的示弱而放弃原则,不因外界的压力而改变初心。南海的潮起潮落中,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你觉得,在这场复杂的博弈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