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悲哀! 从“诗人”到“商人”, 顿顿能否成功转型?
142
2025-09-10
咱们国足选个教练,咋比找对象还难?条件开得天花乱坠,最后来的,可能还是那个“错的人”。
就在9月13号凌晨,中国足协憋了几个月的大招终于放出来了——全球海选国家队新主帅,目标直指2030年世界杯!这份公告一出来,立马就把球迷圈给点炸了。自从伊万科维奇下课之后,国足主帅这位子就一直空着,球迷们是左等右等,急得跟啥似的,结果足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直接甩出了一份号称“史上最严”的七大选帅标准。
咱们来瞅瞅这七条都是啥:第一,得持有职业级教练证书且在有效期内,这条还算基本操作;第二,必须有执教国家队打国际大赛正赛的经验,或者在欧洲、亚洲顶级联赛当过主教练,这一下就把绝大多数本土教练排除在外了;第三,年龄不能超过60岁,还得全职干活,看来足协也是被之前年迈的伊万给搞怕了;第四,沟通能力必须强,别再出现固执己见、死活不听劝的情况;剩下几条就是什么身体健康、没犯罪记录、把握现代足球战术趋势之类的……
表面上看,这标准设得挺像那么回事儿,专业、严格、目标明确。但稍微一品,好多老球迷就直接呵呵了——这哪是选帅啊,这分明是在许愿吧?符合这七大条件的,那得是啥级别的教练啊?现在正带皇马、曼城的那种吗?人家凭啥放下豪门俱乐部不来,偏偏来蹚中国足球这滩“浑水”?
这事儿看着热闹,但其实背后藏着的几个问题,才真叫咱们球迷揪心:
条件开得高,就能找到真神吗?足协好像总觉得,只要标准定得够高,就一定能请来高人逆天改命。但他们可能忘了,当年世界级名帅里皮带着归化球员都没能把国足带进世界杯,最后气得老爷子直接辞职不干了。所以问题真的只在教练水平吗?还是咱们的球员基本功、联赛体系、青训培养这些根子上的毛病,不是一个教练能解决的?
又说“冲出亚洲”,到底有没点新意?“6年冲世界杯”这个目标,咱们听了多少年了?每次换帅都这么喊,结果呢?一次比一次跌得惨。从世界排名50多滑到80开外,球迷的心早就被伤得透透的了。说句不好听的,这不就像每次考试不及格就怪家教不好,却从不说自己平时根本不学习。
教练来了又走,到底是谁在“甩锅”?每一个离开的国足主帅,几乎最后都成了“背锅侠”。成绩不好?是教练战术不行!沟通不畅?是教练太固执!没人愿意想想,是不是咱们的足球管理体系、选人机制、甚至舆论环境,根本就没给教练一个正常工作的空间。这回来一个“全职教练”,是不是就意味着所有责任都推给他了?
咱们真的需要“神仙”,还是需要“自己人”?盲目迷信外教,看不起本土教练,这种思维啥时候能改?高洪波、李铁当年上课的时候,也没见谁夸他们“持证上岗”“经验丰富”啊,成绩一不好,骂得比谁都狠。现在又设一堆条条框框把本土教练全排除在外,是不是也是一种懒政?
网友评论:
“ 60岁以下、全职、带过国家队、沟通能力强……这说得不就是穆里尼奥吗?哦不对,鸟叔好像超60了……那还能有谁??”
“别再折腾了行不行?球员停球五米远,单刀踢不进,你就是把瓜迪奥拉请来,他也没招啊!”
“说真的,与其花天价请外教,不如把钱投给青训,让更多孩子免费踢球。但这届领导任内看不到政绩啊,所以还得找教练来背锅。”
“每次都说‘这次不一样’,每次我都信了。这次……要不我再信一次?”
建议直接艾特安切洛蒂和克洛普,问他俩谁来比较合适[doge]”
所以你看,中国足协这份看似雄心勃勃的选帅公告,在很多人眼里,不过又是一场“雷声大雨点小”的自我表演。我们不是在找一个教练,而是在找一个能帮所有人逃避现实的“救世主”。
但说实话,中国足球真正需要的,也许根本不是哪个名帅带来的短期鸡血,而是一场彻底推倒重来的勇气——告别急功近利,老老实实做青训;告别形式主义,真真正正搞市场。
否则就算来了个符合所有条件的“神仙”,最后大概率也只是多了个心碎离开的“伤心人”。所以你说,这新主帅,咱到底是找,还是不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