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万人的沙漠小国,水电气全免费汽油如水价,还清中国81亿是咋办到的?

125 2025-11-25 00:13

你能想象吗?一个被沙漠包围的国家,老百姓不用交电费,夏天空调随便开;加满一箱油花不到10块钱,比买瓶矿泉水还便宜。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可这事儿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中亚腹地的土库曼斯坦。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只有600万人口的小国,2021年就把欠中国的81亿美元全还清了,而且还是提前还的。这到底是个什么神奇的地方?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

说起土库曼斯坦,很多人可能连名字都没听过。这个国家藏在卡拉库姆沙漠深处,周边全是不太平的邻居——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哪个不是动不动就上新闻的主儿?可就是这么个地方,人家活得滋润着呢。你看看隔壁阿富汗打了几十年仗,土库曼斯坦跟人家有744公里的边境线,居然一点事儿都没有。这份本事,说实话,挺让人佩服的。

咱们先说说这个国家是怎么保住这份太平日子的。1992年那会儿,阿富汗各路军阀打得昏天黑地,塔利班、北方联盟你方唱罢我登场。按理说,挨着这么个火药桶,土库曼斯坦怎么也得跟着遭殃。可人家当时的总统尼亚佐夫脑子转得快,干脆谁都不帮,就做个老好人。你打你的,我过我的,谁也别想把我拖下水。这招还真管用,各方势力一看这国家不掺和,也就懒得找它麻烦了。

到了1995年,土库曼斯坦更是玩了一手妙棋——直接向联合国申请当永久中立国。你猜怎么着?185个成员国全票通过!这在联合国历史上都不多见。为啥大家都同意?说白了,美国和俄罗斯都盯着土库曼斯坦底下那些油气资源流口水,谁也不想让对方独占。让这国家保持中立,反倒成了最不得罪人的办法。这一下子,土库曼斯坦算是拿到了“免战牌”,在这乱糟糟的地区硬是给自己开辟出一片净土。

拿到这个身份以后,好日子就来了。2018年,里海周边几个国家签了个协议,把海底那些油气田的开采权给分清楚了。土库曼斯坦西边海域那几个大气田,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开采了。有专业机构统计过,这国家的天然气储量排世界第四,仅次于俄罗斯、伊朗和卡塔尔。这可是实打实的宝贝疙瘩,守着这么个金矿,能不发财吗?

不过话说回来,资源多的国家多了去了,非洲、中东那些地方哪个不是坐在油田上?可老百姓照样穷得叮当响。土库曼斯坦厉害就厉害在,人家真的把资源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福利。怎么个福利法呢?咱们慢慢说。

在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每家每户都有本“福利手册”。拿着这本册子,每个月能免费领到一定量的水、电和天然气。你没听错,是免费的!政府规定,每出口10立方米天然气,就得拿出1立方米转成老百姓的福利。别小看这个比例,这可支撑起了整个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

光免费水电气还不算完。国营商店里,食盐几乎不要钱,面粉和肉类都有补贴。一公斤羊肉在国营店只卖市场价的三分之一,这要是放在咱们这儿,估计能把店门挤破。公共交通更绝,花1美元买张公交卡,能坐500多次公交。你算算,这一次才多少钱?基本等于白送了。

最让人眼红的还得说房子。在首都郊区,一套70平米的公寓,总价也就2万美元。这还没完,政府直接补贴一半,单位再补贴20%,自己只用掏3000美元。这笔钱还能贷款,年利率才1%,头5年只还利息不还本金。你说这是不是跟白送差不多?怪不得人家人均住房面积能从独立时的12平米涨到现在21平米,政府还打算2030年涨到35平米。这要是在北上广深,想都不敢想。

可能有人要问了,这么搞不得把国家搞破产了?这就得说说人家的经营之道了。土库曼斯坦虽然福利好,但不是乱花钱。2023年这国家人均GDP有8260美元,虽然算不上特别富,但老百姓实际享受到的福利,比很多发达国家都实在。关键是人家把钱用在刀刃上,该补贴的补贴,该投资的投资,账算得清清楚楚。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中国和土库曼斯坦的合作了。2009年12月,一条从土库曼斯坦直通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开通了。这可不是一般的管道,它从东边的气田一路延伸到中土边境,当地人管它叫“幸福线”。为啥叫这个名字?因为这条管道彻底改变了土库曼斯坦的命运。

在这之前,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只能通过俄罗斯的管道出口,价格全看人家脸色。有了对华出口这条路,市场一下子打开了。从2009年到现在,土库曼斯坦已经通过这条管道给中国输送了超过40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是什么概念?够北京用20年的!

建这条管道可不容易。沙漠里气温极端,白天能热死人,晚上又冷得要命。就在这种环境下,中土两国的建设者硬是用18个月就建成了一个年产50亿立方米的大气田。这效率,放在哪儿都得竖大拇指。

更牛的是,靠着卖天然气挣的钱,土库曼斯坦在2021年就把欠中国的81亿美元全还清了,而且还是提前还的。你想想,一个600万人口的小国,能这么快还清这么大一笔债,得多有实力?这背后,既有人家自己会经营,也有中土合作带来的红利。

这些年,两国合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中国企业在建管道的同时,还顺带修了公路、学校、净水厂。有个叫米干的村子,以前村民每天得走好几公里路去挑水。中国企业修的净水厂一投用,5000多口人终于喝上了干净水。当地人管这些设施叫“中国路”、“中国井”,说起来都是满满的感激。

人文交流也越来越热络。土库曼斯坦的国宝阿哈尔捷金马,就是咱们古书里说的汗血宝马。2024年在吉林办马展的时候,土库曼斯坦的顶级赛马来了一批,把现场观众都看傻眼了。这马浑身发光,跑起来像踩着风,确实名不虚传。现在土库曼斯坦学汉语的学生超过1万,来中国留学的有3000多人。反过来说,中国制造的火车占了人家铁路运力的九成,华为的设备让沙漠深处都有了5G信号。这关系,处得够铁的。

再说回土库曼斯坦这个国家本身。2006年老总统去世后,新总统上台搞了些改革。全国一万多座老总统的雕像陆续拆了,图书馆重新开放,那些不让化妆、不让染发的奇葩规定也取消了。改是改了不少,但核心的福利制度一点没动。该免费的还免费,该补贴的照样补贴。这说明啥?说明这套体系确实管用,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

当然,这个国家也不是完美无缺。西方媒体经常批评它政治体制有问题,言论不够自由。这些批评有没有道理?可能有。可你要是问土库曼斯坦的老百姓,他们可能更关心的是自家的日子过得怎么样。水电气免费,住房有补贴,看病不用愁,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对普通人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放眼中亚地区,土库曼斯坦的日子确实过得相对舒坦。周边那些国家,不是闹独立就是搞冲突,政权更迭像走马灯。土库曼斯坦凭着中立国的身份,硬是在乱局中守住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份定力,说实话挺难得的。

现在这个国家又在琢磨新出路了。沙漠里开始装太阳能板,里海边上要建跨海大桥。人家不想一辈子就靠卖天然气过日子,正在从“油气大国”往“能源强国”转型。有了之前这些年打下的基础,这条路走起来应该不会太难。

说了这么多,土库曼斯坦这个国家最值得琢磨的是什么呢?我觉得就是它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活法。别看人家地方不大,资源丰富,但没有像很多资源国那样陷入“资源诅咒”——有钱了就乱花,最后老百姓还是穷。土库曼斯坦把资源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民生福利,让每个人都能分到一杯羹。这才是最关键的。

再一个就是会借力。跟中国合作,既解决了市场问题,又拿到了资金和技术。这种双赢的买卖,越做越顺。加上永久中立国的身份护体,各方势力谁也不好意思欺负它。这几招组合下来,就成就了今天这个福利满满、日子安稳的土库曼斯坦。

你说这个国家的经验能不能复制?说实话挺难的。天然气储量世界第四,这个条件不是谁都有的。地理位置够特殊,让永久中立这招能玩得转,这个也不是人人都具备的。可有一点是可以学的——怎么把资源变成老百姓的福利,而不是装进少数人的腰包。这个问题,全世界很多国家都该好好想想。

那你觉得呢?一个国家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到底应该怎么做?是像土库曼斯坦这样搞全民福利,还是有别的更好的办法?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看看大家都是怎么想的。

下一篇:汪缘堂:命理格局总论(中)
上一篇:怎样查询海外的海牙认证?什么情况下需要办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