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明确!福建舰涂刷舷号,舰载机全员上舰,第三艘航母准备就绪
世界上最磨人的事儿,不是等待本身,而是那种“好像快了但又没完全快”的薛定谔状态,像极了你蹲在厕所里酝酿半天却颗粒无收的便秘感,或者你心心念念的快递在“派送中”卡了一整天。
这种抓心挠肝的期待,最近全都投射到了一艘船上。
福建舰,就是那个最折-磨-人-的快递。
这事儿吧,本来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
从2022年下水到现在,海试了一次又一次,总时长都超过一百天了,大家从一开始的“哇塞牛逼”到后来的“哦,又出去了啊”,情绪阈值被拉得老高。
结果就在大伙儿以为今年也就这样,准备刷刷剧看看小说等过年的时候,美国人送来了一份大礼,一份来自商业卫星的“路透社”情报。
照片一出来,气氛瞬间就变了。
福建舰和山东舰,两艘航母静静地停在一起,像两个刚打完副本正在分装备的顶级玩家。
而福建舰这个新号,甲板上直接摆出了一套豪华毕业装:歼-15T、歼-15DT、歼-35,外加一个叫空警-600的“团队大脑”,甚至还有直-9、直-20这种“辅助和打野”。
这叫什么?这就叫摊牌了,不装了。
之前大家看模型,总觉得是画饼,是PPT。
现在人家直接把真家伙全给你摆出来了,八架飞机,各种型号一应俱全,这已经不是测试,这是在彩排,在走台步。
就像一个公司憋了三年的旗舰产品,发布会之前,CEO领着核心团队在自家园区里开着新车绕圈,顺便还把竞品的车拉过来对比着遛,杀伤力不大,侮辱性极强。
更有意思的细节是,舰艏那两艘小船。
在港口里,这吨位的大家伙用不着拖船贴身伺候。
那在干嘛?
大概率是在干一件极具仪式感的事:刷号。
航母的舷号,就是它的身份证。
这玩意儿一旦喷上去,就意味着它不再是造船厂的一件工业品,而是正式列装的战斗单位。
虽然为了保密,可能暂时用黑网盖着,但那种呼之欲出的感觉,就像高考完的学生,录取通知书已经在路上了。
码头上甚至还出现了疑似观礼台的建筑,这意思就更明显了,准备开席了,就等宾客入座,司仪喊话了。
这事儿魔幻的地方在于,我们这边紧锣密鼓地准备上新,大洋彼岸的前浪却在自己跟自己较劲。
就在前不久,美国的“尼米兹”号,一艘在海上混了几十年的老炮儿,在南海“哐当”一下掉了两架飞机,一架F/A-18,一架MH-60R,到现在还没搞明白是机械故障还是飞行员手滑。
这就像一个老牌五星级酒店,突然被爆出后厨卫生不合格,还是在自家最看重的地盘上,面子和里子都掉了一地。
更魔幻的是“福特”级。
作为全球第一款用上电磁弹射的航母,它本该是YYDS,是版本答案。
结果呢?
从出生起就带着一身的“富贵病”,弹射器时不时闹点脾气,可靠性一直被诟病。
最骚的操作来自懂王特朗普,他老人家直接放话,说这玩意儿不靠谱,要是他上台,就得把电磁弹射给拆了,换回蒸汽的。
你品品,这是什么概念?
这相当于你刚换了最新的光纤宽带,速度是快,但三天两头掉线,最后你一怒之下,说还是换回电话线拨号上网吧,虽然慢,但稳定。
这话从一个前总统嘴里说出来,甭管他是不是真懂,都透露出一种深刻的内耗和不自信。
当一个引领者开始怀疑自己最前沿的技术路线时,往往就是被追赶者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机。
现在,福建舰带着它的电磁弹射来了。
这套系统,从各种测试反馈来看,至少在稳定性上,比“福特”级那个娇生惯养的少爷要强。
我们是第一次造这种级别的航母,配套的歼-35隐形战机、空警-600预警机也都是从零开始。
所以我们花了更多的时间去测试、去磨合,就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这种稳扎稳打的劲头,说白了,就是典型的后发优势,看着你趟过的坑,我绕着走。
当美国海军可能要“文艺复兴”回到蒸汽时代,中国航母将成为全球唯一稳定可靠的电磁弹射玩家。
这种实力上的此消彼长,带来的想象空间就太大了。
以前我们是小步快跑,辽宁舰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山东舰解决国产化的问题。
现在福建舰一出来,直接是“换代”,是从滑跃起飞到弹射起飞的质变。
更骚的是,我们这套新的舰载机体系,歼-15、歼-35、空警-600,设计上都考虑了“向下兼容”。
也就是说,它们不仅能在福建舰上用,也能在辽宁舰和山东舰上用(当然性能会有所不同)。
这就好比你给顶级电脑配了一套顶级外设,结果发现这套外设插在旧电脑上也能用,瞬间让旧电脑的战斗力也提升一个档次。
一个福建舰,盘活了整个航母战斗群。
所以你看,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当你埋头苦干,把技术、工业、人才这些基本功都做到位了,曾经遥不可及的对手,自然就会在各种“魔幻”操作中,自己把身位让出来。
福建舰的即将入役,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是一个节点,一个我们从“追赶”到“并跑”甚至准备“领跑”的标志性节点。
用不了多久,当我们的三航母战斗群驰骋远洋,而对手还在为到底是用蒸汽还是用电磁而开会吵架时,大家就会明白,时代真的变了。
所谓的大国崛起,从来不是靠喊口号,而是靠一艘艘像福建舰这样的“快递”,扎扎实实地送到家门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