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还能持续多久,谁会笑到最后?

178 2025-11-22 05:54

俄乌冲突自2022年2月全面爆发以来,已持续超过三年时间。这场被西方媒体称为"21世纪欧洲最大规模地面战争"的军事对抗,正逐渐演变为一场消耗战。从当前局势看,短期内和平曙光尚未显现,而长期僵持的可能性正在增大。要理解这场战争的走向,需要从地缘政治、经济基础、军事平衡等多维度进行客观分析。

一、地缘政治博弈的深层逻辑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提出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一论断,在俄乌冲突中得到充分印证。俄罗斯将此次军事行动定义为"特别军事行动",其公开宣称的目标是阻止北约东扩,确保国家安全。从地缘政治视角看,这反映了俄罗斯对后苏联空间主导权的坚持。苏联解体后,北约已进行五轮东扩,成员国从12个增至32个。对俄罗斯而言,乌克兰加入北约意味着战略缓冲地带的彻底丧失,这将直接威胁到俄罗斯的核心安全利益。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冲突的本质是欧亚大陆主导权的争夺。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曾在《大棋局》中明确指出:"失去乌克兰的俄罗斯将不再是一个帝国。"这正是当前俄罗斯不惜代价也要保持对乌克兰影响力的深层原因。而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援,同样基于遏制俄罗斯复兴的战略考量。这种结构性矛盾决定了冲突的长期性特征。二、经济基础的支撑作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原理在俄乌战争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尽管受到西方前所未有的制裁,俄罗斯经济却展现出惊人的韧性。2023年俄罗斯GDP增长2.8%,2024年前三季度继续保持1.9%的正增长。能源出口收入虽有所下降,但通过开拓亚洲市场和调整价格机制,仍维持了财政平衡。军工复合体的全面启动更带动了相关产业链发展,失业率降至3%的历史低位。乌克兰方面则面临更严峻的经济挑战。战前GDP约2000亿美元,2023年缩水至约1000亿美元。虽然西方援助已超2000亿美元,但主要用于军事开支,基础设施重建资金缺口巨大。更关键的是,乌克兰失去了传统工业区,人力资源持续流失,经济复苏缺乏内生动力。这种经济实力的不对称性,将随着时间推移对战争态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三、军事消耗的动态平衡从战场态势看,双方已陷入典型的消耗战模式。俄罗斯凭借人口和工业优势,逐步适应了长期作战状态。其国防工业产能全面复苏,炮弹月产量达200万发,是北约国家的三倍。通过"部分动员"补充兵员后,俄军在顿巴斯地区保持缓慢但稳定的推进节奏。乌克兰则在西方装备和情报支持下开展机动防御。但2024年下半年以来,西方军援出现疲态,美国600亿美元援助计划在国会受阻,欧洲国家弹药库存见底。乌军日均炮弹消耗量从巅峰时的6000发降至不足2000发,反攻能力明显减弱。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若持续下去,战场平衡可能发生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四、国际格局的演变影响全球南方国家的态度正在成为影响战争走向的新变量。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在内的主要新兴经济体均未加入对俄制裁,反而深化了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金砖国家扩员后,俄罗斯获得了更广阔的国际空间。即使在欧洲内部,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也表现出对持续援乌的保留态度。这种国际支持的分散化,削弱了西方孤立俄罗斯的战略效果。能源市场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尽管西方实施油价上限,但俄罗斯通过"影子舰队"成功维持原油出口。2024年9月,俄罗斯原油日出口量仍达480万桶,接近战前水平。欧洲虽然加速能源转型,但对俄罗斯天然气的隐性依赖仍未完全消除。这种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为冲突设置了天然的"止损点"。五、战争终结的可能路径历史经验表明,持久战通常通过三种方式结束:一方取得决定性胜利、双方资源耗尽被迫和谈,或国际力量强制调停。就俄乌冲突而言:1. 全面军事胜利的可能性正在降低。俄罗斯难以消化4000万人口的乌克兰,乌克兰反攻至1991年边界也缺乏现实基础。2. 经济消耗将持续相当长时间。俄罗斯拥有更丰富的资源储备,但乌克兰有西方输血,短期内都不会出现崩溃性局面。3. 国际调停机制尚未成熟。中国提出的和平方案虽具建设性,但缺乏执行保障;土耳其等国的斡旋也未能突破核心分歧。最可能的结局或是"冻结冲突"模式——在某个战略平衡点上实现停火,但政治问题留待日后解决。这种状态下,俄罗斯可能保住现有占领区,乌克兰获得欧盟候选国地位作为补偿,而北约东扩问题则以非正式谅解的方式暂时搁置。六、长期影响的历史维度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俄乌战争都已深刻改变了国际秩序。它加速了单极世界的瓦解,推动了多极化趋势。在经济领域,制裁与反制裁催生了平行体系,美元霸权受到削弱。在安全领域,各国更加重视战略自主,军备竞赛重新抬头。对欧洲而言,这场战争打破了"永久和平"的幻想,迫使各国重新审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对美国来说,同时应对欧洲与亚洲两场战略竞争的难度大增。而对全球南方国家,这场冲突更凸显了不结盟政策的价值。回望历史,三十年战争打了三十年,英法百年战争实际持续116年。现代战争虽因技术发展可能缩短进程,但大国博弈引发的冲突往往难以速决。俄乌战争本质上是一场秩序之争,它的终结不仅取决于战场胜负,更在于国际力量对比的根本性变化。在这个意义上,战争的持续时间或将超出多数人预期,而结局很可能是没有明确赢家的"平局"——正如历史上大多数持久战所呈现的那样。

#热点观察家#

下一篇:福建舰甲板画面公开,战力彻底藏不住了。这几天,军事圈的朋友估计都没怎么合眼。起因?就几张灰扑扑的卫星图
上一篇:东莞沥青修补路面 高效施工让道路焕然一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