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队员被禁赛,印尼球星因伤退赛,泰国排协要求性别检测
107
2025-08-22
金融市场的血脉相连,三大市场之间的资金流动与价格传导,犹如人体内氧气与养分的输送,无声无息却至关重要。
金融市场体系中,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存贷款市场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的价格传导机制,就像一套精密的 circulatory system(循环系统),让资金这个“血液”在经济体内部高效流动。
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融通的场所,债券市场则负责中长期资金配置,而存贷款市场直接连接着千家万户和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这三个市场的价格波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完整的利率传导链条。
01 三市场基础:资金定价的三大支柱
货币市场通常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借贷市场,主要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回购协议和短期票据等工具。这个市场的价格主要表现为短期利率,如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和回购利率。
债券市场则是中长期资金配置的场所,交易的是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行的各类债券。债券收益率反映了中长期资金价格,尤其是国债收益率被视为无风险利率的基准。
存贷款市场是商业银行与居民、企业之间的存贷款业务市场。这个市场的价格主要表现为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直接关系到居民储蓄收益和企业融资成本。
02 传导原理:资金流动的看不见的手
基准利率是整个传导机制的核心。央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影响货币市场利率,SHIBOR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引起债券市场利率变动,实现短期利率向长期利率的传导。
债券市场和存贷款市场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债券利率的变化会传导至存贷款利率,而商业银行同业借贷成本的改变也会传导至存款成本,进而影响贷款利率。
传导过程存在时滞性和非对称性。研究表明,基准利率对债券市场价格有较为迅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信贷市场的传导则存在6-7个月的时滞。
03 传导过程:从短期利率到长期利率
央行在2025年9月5日开展了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相当于等量续作到期资金。这一操作向货币市场注入流动性,保持了资金面的合理充裕。
央行操作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9月初,尽管有超2万亿元逆回购到期,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仍保持稳定,隔夜Shibor报1.314%,7天Shibor报1.431%。
货币市场利率变化影响债券收益率。8月份,中国1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1.75BP至1.35%,而10年国债收益率则上行7.45BP至1.78%,30年上行10.4BP至2.0180%。
债券收益率变动传导至存贷款市场。商业银行会根据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调整其存贷款定价策略,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利率会参考相应期限的债券收益率。
04 当前市场:2025年9月的传导实况
2025年9月,全球长期政府债券正迎来历史上表现最糟糕的月份之一。过去十年中,期限超10年的全球政府债券在9月份的中位数损失达2%,是全年表现最差的月份。
中国市场同样面临挑战。9月份政府债券继续处于发行高峰期,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到期量达3.5万亿元,为年内次高水平。这些因素都会对资金面产生压力。
央行通过灵活操作维持流动性充裕。9月份央行综合运用MLF和买断式逆回购政策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股市走强也对资金面产生影响。当前居民存款“搬家”现象较为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资金面收紧效应,这也是央行需要考虑的因素。
05 案例解析:一次降息操作的传导路径
假设央行决定降低政策利率,整个传导过程将会如下展开:
央行首先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增加基础货币供应,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例如2025年8月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元,为2025年3月以来的最大月度净投放规模。
货币市场利率下降会影响债券市场。短期债券收益率首先下降,随后通过利率期限结构的调整,中长期债券收益率也会相应下降。
债券收益率下降会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企业发行债券的利率下降,尤其是发行量最大、发行占比接近90%的银行间市场,期限为一年的短期融资券的发行价格会受到影响。
商业银行会根据市场利率变化调整存贷款定价。随着债券收益率下降,商业银行会逐步降低贷款利率,同时也会相应调整存款利率以保持利差。
最终影响到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会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
06 影响因素:传导机制中的调节变量
市场预期是重要影响因素。如果市场预期央行将持续降息,那么长期利率可能会提前反应,导致传导加速。例如,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概率已高达97.4%,这本身就会影响债券收益率。
市场流动性状况也会影响传导效率。2025年9月作为季末月份,财政支出力度加大,会对资金面形成一定支撑,有利于利率传导的顺畅进行。
金融监管政策同样重要。研究表明,在没有数量管制、存贷比等约束条件下,基准利率对信贷市场的传导更加有效。
国际市场联动性不断增强。全球长债市场面临多重挑战,如荷兰养老金体系改革正在重塑市场格局,德法3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连续四个月上涨至多年高点。
央行在2025年9月5日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这些操作犹如精准控制的水闸,通过调节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影响短期利率,然后一步步传导到债券市场和存贷款市场。
传导过程需要时间,研究表明基准利率对信贷市场的传导存在6-7个月的时滞。这意味着今天的货币政策操作,要等到明年才能真正在实体经济中发挥作用。
三个市场之间价格传导的效率和效果,关系着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也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储蓄收益和贷款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