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CEO突曝重磅消息:药品关税将获数年缓冲期,价格提前跳水,巨头已秘密启动降价大战!

148 2025-08-10 22:39

辉瑞公司近期公布的季度财报,数据十分有力。二季度营收达到146.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0%,超出市场预期的135亿美元。同时,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0.78美元,也显著高于预期的0.58美元。然而,这份看似强劲的业绩,并未完全消除这家制药巨头头顶的政策乌云。美国总统持续施压,高额药品关税和“最惠国”定价原则的潜在影响,使得辉瑞的前景变得复杂。尽管公司首席执行官公开表示与政府的对话“富有成效”,但政策的最终落地形式依然充满不确定性,这让许多投资者在寻求明确答案时面临难题。

总统出手不留情

美国总统最近明确提出,可能对进口药品征收高达250%的关税。他认为药品价格过高,且不少生产环节在海外。面对这番言论,辉瑞首席执行官阿尔伯特·博尔拉在本周二的电话会议上透露,公司正与特朗普政府就药品关税和“最惠国”定价政策进行直接且“富有成效”的对话。

博尔拉在随后的媒体采访中详细说明了与总统讨论关税的情况。他提到,根据最新沟通,最初征收的关税“将非常小”,并且总统已经“为设立宽限期打开了窗口”。博尔拉表示,他相信总统“了解行业的动态”,对当前正在进行的讨论有自己的理解。这一表态暗示,特朗普政府可能选择一个渐进式的关税策略,而非立刻实施高税率。

除了关税,博尔拉还证实,辉瑞公司已收到白宫的信函。信中要求辉瑞根据“最惠国”原则,大幅降低联邦医保和医疗补助计划的药品价格。他明确表示,公司正在为执行降价做准备,同时也在努力寻找减轻这些负面影响的方案。

博尔拉反复强调,无论是关税还是定价新政,其核心都在于“细节”。政策最终以何种形式落地,将决定它对整个行业的实际影响。这种谨慎的态度,反映出即便对话看似积极,政策执行的复杂性依然是公司面临的巨大挑战。

细节藏着玄机

政策如何具体实施,制药行业正焦急等待政府的调查结果。一个关键环节在于,如何准确定义药品的“原产国”。博尔拉指出,这关系到究竟是活性药物成分(API)的来源地决定原产国,还是最终产品的生产地。

这一点非常重要。要知道,美国市场上超过九成的处方药是价格较低的仿制药,它们的API通常来自欧洲或亚洲。而那些高价的品牌药,虽然成品大多在美国本土生产,但其关键的化学成分API也常源于欧洲或亚洲。原产国定义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关税的覆盖范围和最终税额。

关于“最惠国”定价问题,辉瑞管理层透露,他们正与政府各方进行深入沟通。这包括与小罗伯特·肯尼迪和奥兹博士的对话,以及首席执行官本人与特朗普总统、财长贝森特和鲁特尼克的直接交流。然而,对于这些政策可能造成的具体财务影响,辉瑞公司目前拒绝量化。他们表示,仍在对多种情景进行建模,讨论还在进行中,因此不确定性极高。

美银分析师的看法与此不谋而合。他们的最新报告指出,辉瑞的财报电话会上,大部分问题都集中在政策方面,特别是“最惠国”政策和药品关税的潜在影响,但投资者“并没有得到太多答案”。分析师认为,政策实施的细节仍然充满不确定性,这一点也反映在辉瑞维持今年收入指引不变的决策中。尽管这份指引已经将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可能受到的关税影响,以及“最惠国”政策可能带来的定价变化纳入了考量范围,但新冠产品在三、四季度的收入难以预测,也影响了营收指引的确定性。

公司求变谋长远

在面对外部政策压力的同时,辉瑞自身的业绩表现依旧值得关注。公司在二季度营收和调整后每股收益都超出了市场预期。基于此,辉瑞上调了今年全年调整后的每股收益指引,至2.90-3.10美元区间,但维持了全年营收指引在610-640亿美元不变。

博尔拉在本周二强调,公司正积极“重建增长引擎”。这包括推出新产品、整合现有业务以及优化成本结构,以此为中长期发展打下基础。辉瑞目前的业务发展资金容量约为130亿美元,预计未来的并购将以规模较小的交易为主。

公司明确了并购的重点领域:肿瘤学、疫苗和内科医学,其中内科医学又包括心脏代谢、肥胖症和免疫学。美银对辉瑞维持了“中性”评级,目标价设定为27.00美元。尽管辉瑞当前约8倍的今年预期市盈率,相比同行平均的11倍(不包括礼来)处于偏低水平,且约7%的股息收益率提供了股价支撑,但分析师们依然认为,考虑到即将到来的专利到期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威胁,辉瑞许多大型业务的长期前景仍有许多不确定性。

笔者以为

辉瑞公司在公布强劲业绩的同时,正身处一场与政府的复杂政策博弈中。这场博弈的结果,将直接塑造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虽然公司高层传递出积极沟通的信号,但关键在于政策的“细节”。最终,药品关税如何界定,以及“最惠国”定价机制如何落地,将决定这场较量的成败,并直接影响辉瑞能否顺利应对挑战。这不只关乎辉瑞一家,更是整个制药行业在当前政策环境下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共同缩影。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绩优股跌破净资产,散户撤退,外资汇金抄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