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以全周期攻坚推动高质量发展

185 2025-09-18 11:11

(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张 萌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当百日攻坚的战鼓擂响,秀洲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助企服务方面交出硬核答卷:总投资14亿元的空港电子信息产业园开园两个月即满租,瑞能控股存储项目22天闪电签约,硅基智能70天完成“签约—上规—营收破亿”三级跳……从“链式招商”精准补链,到“双领导”机制破解项目梗阻,再到“直通车”服务打通企业痛点,秀洲正以“全周期攻坚”的姿态,将重大项目的“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增量”,为区域经济破局突围写下生动注脚。

下好招商引资“先手棋”

招商引资是项目落地的“先手棋”,更是区域发展的“动力源”。项目质量高不高、发展潜力大不大、对区域影响深不深,关乎战略布局的“韧性”。如何下好招商引资这步“先手棋”?秀洲书写了这样的答卷。

摒弃“大水漫灌”式招商,秀洲区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构建起“主导产业强链、新兴产业补链、未来产业建链”的招商体系。“招商不是盲目筑巢,而是精准链合。”区投促中心负责人表示,只有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配置资金链,才能让项目引得进、留得住、长得大。

在主导产业升级上,秀洲聚焦光伏新能源、智能装备等优势产业,紧盯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缺口,定向招引配套项目。近日,浙江高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该项目聚焦光伏组件核心配套领域,将进一步完善秀洲光伏产业链条。

“我们这个产品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的优点,能够有效降低光伏组件运输和安装成本。”浙江高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汪晓花说,今年预计产值达到2亿元。

光伏组件边框看似是小部件,却是组件封装的核心结构件。该项目的投产,将有效填补秀洲光伏组件边框规模化生产的空白,并通过“就近配套”降低本地光伏企业的采购成本,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招商引资的竞争,本质上是资源集聚能力的竞争。秀洲区深谙“领导带头就是最好的动员”,建立“一把手”带队招商机制,以高层对接打破信息壁垒,提高招商谈判效率。

今年8月14日至15日,秀洲区委书记张锡锋率队赴深圳开展招商。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集聚了大量电子信息、人工智能领域的龙头企业和创新团队,是秀洲招商的“重点靶向区”。

“区领导带队招商,不仅体现了秀洲的诚意,更能够快速协调解决项目落地中土地、政策等关键问题,让企业吃下‘定心丸’。”区投促中心负责人说。

这种“主动出击、精准对接”的招商模式,让秀洲在激烈竞争中抢占了先机。上半年完成招大引强项目16个、总投资156亿元,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实到外资2.55亿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77%。特别是聚焦电子信息产业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招引超亿元项目12个,其中外资项目5个、总投资4.25亿美元,内资项目7个、总投资22亿元。位于嘉兴国家高新区的空港电子信息产业园,已成功入驻腾彩光电、瑞能控股等一批电子信息企业,开园两个月就实现满租。

落稳项目推进“破局棋”

“项目落地不是终点,而是服务的起点。”在王店镇,这一服务理念正成为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的核心动力。

作为省“千项万亿”工程的重点项目,王店建设片新型创新园及配套设施项目自启动以来,直面土地腾退阻力大、建设标准高、民工保障任务重等多重挑战。为此,王店镇以百日攻坚为总抓手,创新推出“五大攻坚机制”,靶向破解堵点难点,推动项目高效推进。

“项目推进不能等、不能慢,必须主动出击破解难题。”王店镇相关负责人说。针对项目启动阶段的核心梗阻,该镇精准施策、逐一突破。

土地腾退是项目建设的“第一关”。为破解原企业土地腾退协调难、阻力大的问题,王店镇创新“片区联络+腾退攻坚”联动机制,按区域划分片区并实行片长责任制,将腾退工作与百日攻坚任务挂钩,通过上门沟通、政策解读等多举措,快速完成原厂房清退与土地整理,为项目开工筑牢前期基础。

在解决施工保障难题上,王店镇同步推出“资源整合+民生保障”举措。针对项目建设期间民工居住需求,整合辖区闲置住房资源,试点打造50多套(间)蓝领公寓,配套完善生活设施,既解决了施工人员的“住宿难”问题,稳定了施工队伍,又通过住房出租为周边居民增加了收入,实现了项目推进与民生改善的双向共赢。

除了破解前期堵点,王店镇还从招商、管理、技术等全链条发力,为项目高质量推进保驾护航。王店镇通过“招商前置+服务定制”实现“建招同步”,在项目前期即深度介入企业规划,提供个性化入驻服务,满足企业先进制造需求,充分实现标准化与定制化统筹推进。

同时,该镇以“专班运作+节点督导”凝聚攻坚合力。实行专班化运作,对项目全链条全周期动态监测,针对滞后节点采取强效督办;协同多部门压实工作责任,跟踪闭环问题事项,结合进度晾晒与入统指导,形成攻坚合力。

另外,在项目建设中坚持“技术引领+方案创新”,筑牢质量安全防线。项目建设中,超限梁施工等环节技术难度高、安全风险大。为此,王店镇引入BIM建筑信息模型等信息化技术,对复杂施工环节进行三维模拟,提前预判施工难点,联合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制定专项施工方案。通过技术赋能,不仅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更优化了施工流程,为项目提速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五大攻坚机制”的推动下,王店建设片新型创新园及配套设施项目实现了投资与建设的“双突破”:项目较原计划提前一个月开工,今年6月即完成主体结顶,目前整体工程量已达50%,顺利实现“当季开工、当季入统”;1至7月累计投资额达3.3亿元,超额完成阶段性投资目标,实物投资量持续攀升,形象进度日新月异,以“硬指标”彰显了百日攻坚的实际成效。

落细项目服务“关键棋”

22天完成签约、35天敲定合作、70天实现从落地到上规……今年初以来,秀洲区多个项目的“快节奏”推进,成为优质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从首次对接至签约的全流程,秀洲的高效服务让我们最终下定决心落户。”精确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年4月19日,该企业与秀洲首次对接,5月13日便正式签约,短短35天的高效推进,让企业切实感受到秀洲的服务诚意与速度。

精确实业的选择并非个例。8月,总投资超1亿美元的瑞能控股存储项目仅用22天就完成从初步对接至正式签约的全流程,刷新了秀洲外资项目签约的“速度纪录”。“‘高新速度’不仅体现了办事效率,更彰显了这里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瑞能控股董事长刘卫坦言,如此高效的对接服务,是企业最终选择秀洲的关键因素。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秀洲区“靠前服务、精准对接”的理念。针对每个意向项目,秀洲区均组建专项服务小组,深入了解企业用地、政策、配套等核心需求,提供“一对一”定制化方案;通过简化审批流程、打破部门壁垒、推动信息共享,将原本需要数月的对接签约流程大幅压缩,让企业切实感受到“秀洲效率”。

不仅如此,在项目建设中,秀洲区同样演绎“速度与激情”。在运河湾人工智能产业园(一期)项目现场,这里的建设如火如荼。按照计划,下个月该项目将启动地下主体结构施工,明年9月完成上部主体施工。

“从项目立项到开工建设,区各级部门统筹协调,行政审批效率非常高,服务周到,全方位做好了我们项目的要素保障,让我们建设方底气更硬、劲头更足。”中能建(嘉兴)运河湾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占旭深有感触地说。

无论是企业签约的“快”,还是项目建设的“稳”,都离不开秀洲区全链条的服务支撑。今年初以来,秀洲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并联审批”;在项目建设领域,建立“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保障机制,专班成员全程跟踪项目进展,主动破解建设堵点;“标准厂房建设三年行动”等载体建设,为项目快速落地提供空间保障。

下一步,秀洲区将继续聚焦企业需求,从招商对接、项目建设到运营发展,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强化要素保障,让“高效服务”成为推动项目发展的“最强引擎”,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多动能。

下一篇:股市早盘低位晃荡,冲高诱多纠结,五招教你避坑
上一篇:养老金新政策来袭,税收优惠助推基金增值,老百姓未来更有保障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