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队史最贵引援TOP10: 博格巴居首安东尼次席, 舍什科
172
2025-08-12
说起冯巩,大家脑子里肯定第一时间蹦出他那句春晚经典台词“想死你们了”,这家伙在相声界混了这么多年,靠着幽默劲儿和接地气的段子,成了家喻户晓的艺人。但你知道吗,冯巩的家底子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他的太爷爷冯国璋那是北洋时期的军阀大佬,爷爷冯家遇在实业上也玩得风生水起。这家族从军政到商业再到文艺,跨了好几代,搁谁身上都得说一句牛啊。咱们今天就聊聊这个事儿,从冯巩本人说起,顺着家谱往下捋,瞧瞧这家世到底强在哪儿。
冯巩本名叫冯明光,1957年12月6日出生在天津,祖籍河北河间。他爸冯海岗是个老师,教书育人一辈子,妈刘益素出身书香门第,也搞教育。冯巩小时候赶上那会儿社会动荡,家境有过起伏,但他自己挺争气,1973年就进了铁路文工团,从那儿开始学相声,拜马季为师。马季那可是相声界泰斗,冯巩跟着他练基本功,慢慢摸索出自己的风格。
80年代他和牛群搭档,演了不少经典段子,像《贼公司》《点子公司》啥的,观众一看就乐。春晚他从1986年上台,一演就是几十年,那句“想死你们了”成了他的招牌,简单一句话就把现场气氛炒热了。冯巩不光说相声,还当过中国广播艺术团副团长、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甚至2012年选上民革中央副主席,这身份跨界跨得挺广。说实话,他这人低调,作品多是讽刺社会小毛病,接地气,不搞高大上那一套。靠着这些,他拿了不少国家级奖项,影响了好几代人。
但冯巩的成功,不光靠个人努力,家里的基因和传承也占了大便宜。他的太爷爷冯国璋,那就是民国初年的一号人物。冯国璋1859年1月7日生在河北河间西诗经村,家里原本是当地大户,有300亩地,祖父冯丕振还算富裕。但他爸冯春棠科举没中,精神出问题了,加上天灾,家道很快就败了。冯国璋兄弟四个,他排老四,小时候读私塾,学算术挺在行,但1883年就辍学了。
1884年,25岁的他没辙,跑到天津大沽口投淮军,从小兵干起。那时候淮军是李鸿章的部队,他凭着识字的本事,很快就脱颖而出。1885年,李鸿章办天津武备学堂,冯国璋考进去,当了第一期学员,学步兵科,还请了德国教官教。学堂里他表现不错,1887年回乡考科举,中了秀才,靠数学专长过关。毕业后,他继续在军中混,1895年袁世凯在小站练兵,他投奔过去,当了亲信。从这儿开始,冯国璋的军旅路就一路向上。
冯国璋跟袁世凯关系铁,成了北洋系的核心。1903年,他当军学司司长,1906年署正黄旗蒙古副都统,还管陆军贵胄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廷派他率第一军去湖北镇压,他带北洋军打汉阳,封了二等男爵。但在汉口败退时,他下令烧城,毁了不少民房,这事儿后来被批评挺多。清朝倒台后,1912年他当江苏都督,1913年二次革命时,又率军攻南京,镇压国民党势力。袁世凯器重他,1914年授他宣武上将军。1915年袁想称帝,冯国璋没支持,还联合别人发密电逼袁取消帝制。
袁死后,1916年他当副总统,在南京办公。1917年张勋复辟,黎元洪下台,冯国璋代理大总统,一干就是一年多。他主张南北和平统一,但北洋内部派系斗得凶,他跟段祺瑞的皖系不对付,府院之争闹得沸沸扬扬。1918年他下野,1919年12月28日在北京病逝,60岁。冯国璋一生从底层爬到顶层,参与了不少大事,但军阀本性在那儿,镇压革命啥的,让他形象复杂。北洋三杰之一,王士珍、段祺瑞和他齐名,但最终也没统一全国。
冯国璋有五子四女,长子冯家遂管家务,次子冯家迪早逝,三子就是冯家遇,四子冯家迈留学法国,五子冯家周学经济。冯国璋的姨太太多,正妻周砥没孩子,彭金梅生了几个。他死后,遗产分给子女,开滦煤矿、银行啥的都有份。但家族没继续军政路子,转向其他领域。这就说到冯巩的爷爷冯家遇了,这老头在实业上干得可不含糊。
冯家遇1888年生在天津,是冯国璋第三子。小时候家境好,1903年考进北洋速成武备学堂,但没走军路。1905年公费留学德国,学化学和冶金,在柏林工学院钻研油漆配方啥的。1910年回国,先在直隶兵工厂当帮办,管生产。1915年袁称帝,他辞职,转身搞实业。那时候中国工业弱,他看准了机会,1921年借姐夫陈之骥的钱,在天津办东方油漆厂。前身是点灯公司,他引进德国技术,推出“灯塔牌”油漆,对抗日本的“鸡牌”。日本货当时占大头,他研究配方,搞出“猫牌”竞争,在市场上抢了不少份额。日本人想拉拢,他没答应,低调发展。
冯家遇不止办油漆厂,还参与保定电灯厂,1910年代就建了,点亮了不少街道。天津恒源纱厂、大陆银行、大城银行,也都有他的手笔。他支持商户贷款,推动工商改革,在民族工业上贡献不小。1930年代,他低调经营,避免招风。1953年,他把资产捐给国家,次年去世。冯家遇没像爸那样搞军政,专心实业救国,创办的企业在天津民族工业史上占一席。比起冯国璋的军阀路,他这路径更务实,帮中国工业补短板。
冯家遇有几个孩子,最小的冯海岗是冯巩爸。冯海岗大学毕业,当老师,一辈子低调。冯巩是冯海岗第三子,继承了家族的文脉,但转到文艺。家族从冯国璋的军政,到冯家遇的实业,再到冯巩的相声,跨代变化大,但爱国劲儿没变。冯国璋主张统一,冯家遇捐资产,冯巩在政界任职,都为国家出力。说实话,这家世强大不光在权势,还在适应时代的能力。冯国璋时代军阀混战,他爬到顶但也没逃脱派系斗;冯家遇赶上工业起步,靠技术立足;冯巩生在新中国,靠才艺吃饭。家族基因强,冯巩和兄姐长得像太爷爷,网上照片一比,确实遗传明显。
#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